您的位置: 首页 >黄历生活 >生活 >立夏节气养生
立夏节气养生
更新时间:2025-05-25 11:54:11

(一)立夏节气养生

1、立夏养生之早睡早起,中医认为“夏气与心气相通”,立夏养生要注意早睡早起,重视“静养”,避免运动过后大汗淋漓,“汗”出伤阳,在饮食调养方面,宜采取“增酸减苦、补肾助肝、调养胃气”的原则,饮食宜清淡,多吃蔬菜、水果、粗粮。起床前可以做几个小动作,有利于增强体质,中医养生,延年益寿。

2、立夏养生之饮食清淡,立夏过后,温度逐渐攀升,人们就会觉得烦躁上火,食欲也会有所下降。立夏饮食原则是“春夏养阳”,养阳重在养心,养心可多喝牛奶、多吃豆制品、鸡肉、瘦肉等,既能补充营养,又起到强心的作用。宜采取“增酸减苦、补肾助肝、调养胃气”的原则,饮食应清淡,以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主,大鱼大肉和油腻辛辣的食物要少吃。将绿豆、莲子、荷叶、芦根、扁豆等加入粳米中一并煮粥,并搁凉后食用,也可起到健胃、驱暑的功效。平时多吃蔬菜、水果及粗粮,可增加纤维素、维生素B、C的供给,能起到预防动脉硬化的作用。

3、立夏养生之精神养生,养生专家提醒说,立夏以后,天气转热,人的心神易受到扰动,出现心神不宁。因此,值此时节,人们要格外重视精神的调养,加强对心脏的保养,尤其是老年人不可有过激之处,应该保持愉快的情绪,安闲自乐,切忌暴喜伤心,保持神清气和、心情愉快的状态。

4、立夏养生之食补凉血,立夏之后血热会给人带来很多不适,气虚血热会影响人的消化功能。因此,每顿饭不要过饱,给胃留下足够的蠕动空间。还人以轻松自然。今年的夏季注意凉血补气和早睡早起,是人储存阳气力求身体大获丰收的一个季节。

5、立夏养生之避免贪凉,对大多数人特别是关节患者来说,夏季应该避免贪凉,不用或适度使用空调和风扇。在工作场合中,应把自己的病情告诉同事,以取得同事的理解,尽量不用空调或适当调高温度。最好常备一件长袖衣,随外界环境随时加减衣服。

6、立夏养生之谨防外感,立夏节气,人们常常衣单被薄,即使体健之人也要谨防外感,一旦患病不可轻易运用发汗之剂,以免汗多伤心,避免气血淤滞,以防心脏病的发作。故立夏之季,情宜开怀,安闲自乐,切忌暴喜伤心。清晨可食葱头少许,晚饭宜饮红酒少量,以畅通气血。

(二)立夏节气的诗句

1、立夏的诗句有:《夏意》(宋·苏舜钦)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2、立夏节气的谚语有:麦秀风摇,稻秀雨浇。立夏小满田水满,芒种夏至火烧天。立夏种绿豆。碗豆立了夏,一夜一个权。把草把料,牲口欢跳。饥无劲,饱无劲,不饥不饱才有劲。

(三)立夏节气传统饮食

1、立夏饭

天气越来越热了,意味着夏天就要到来了,立夏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提到的立夏,首先想到的就是立夏饭,用大米、豌豆等多种食材蒸制而成,它不仅有五谷丰登的寓意,而且也包含着身体健康的美好愿望。

2、立夏蛋

江南地区有在立夏吃立夏蛋的习俗,它可谓是立夏时节经典的传统食物之一,在立夏的这一天,用茶叶末来煮鸡蛋或鸭蛋,煮好的立夏蛋用五颜六色的绳子编织好,挂在孩子们的胸前,寓意吉祥。

3、立夏粥

立夏粥是湖南一些地区立夏时节的传统小吃 ,立夏这天,家家户户都会煮立夏粥,用大米、精肉等食材经过一段时间的熬煮,煮成浓稠的立夏粥,以表达丰收的夙愿。邻里之间会相互赠予立夏粥,不仅能展示厨艺,也可以增进人们之间的感情。

4、立夏果

立夏果又叫立夏粿,立夏的前一天用蒸熟的米搓成小团子,立夏当天再搭配以猪肉、豆芽、豌豆等食材熬煮成羹,吃立夏果送春迎夏,其中的食材越多就代表农作物越丰收。

5、麦蚕

麦蚕是上海郊县和江苏启东、海门喜欢的一种食物,吃麦蚕也是他们的立夏习俗,制作麦蚕需要的非常复杂过程, 至少要8道工序,在麦穗还没成熟时将其揉碎,放入锅中炒后去壳,经过石磨磨成粉,再团成团,可热蒸也可冷食,颇有味道。

6、尝三鲜

尝三鲜是在立夏的当天品尝时鲜各类,但是不同的地区它特指的食物也不同,通常可分为地三鲜、树三鲜、水三鲜三种。比如地三鲜是指:蚕豆、苋菜、黄瓜,而水三鲜是指:鲥鱼、鲳鱼、黄鱼。

7、夏团子

在湖南娄底立夏是要吃夏团子的,他们认为吃了自己做的团子才能算得上圆满。夏团子用糯米饭作为团子“皮”,根据自己的口味做馅料,可以团成球状,也可以像未切开的寿司一样呈长方形,在煮的时候撒上白糖,可使口感更丰满。

8、立夏面

立夏时节正是小麦生长的重要时节,北方在此时会食用立夏面,用来期待今年小麦有个好收成。一般立夏面里的食材都会比较丰富,有肉、有豌豆、竹笋、蒜苗等,把春天和夏天的食材都放到里面,寓意年年都丰收,一年更比一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