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兵马俑是粘土做的,粘土是制作兵马俑的主要材料,由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铁等成分组成。然后经过陶冶烧制的方法制成兵马模型。 细泥,在烧制的初始模型上覆盖一层细泥,在细泥上继续加工刻画,使兵马俑的发束、表情、手势更细腻,栩栩如生。
2、兵马俑的每一个俑的脸型都基本相同,说明头颅是通过统一的模型制作出来的,而不同的人物特征便是由不同的面部表情产生的。工匠们通过对脸部的五官进行变化,改变是颧骨.眉弓. 胡须.嘴型,再通过不同的姿势最后形成每个兵马俑各不相同的效果。
1、兵马俑,即秦始皇兵马俑,亦简称秦兵马俑或秦俑,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一批中国世界遗产,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始皇陵以1.5千米处的兵马俑坑内。
2、兵马俑是古代墓葬雕塑的一个类别。古代实行人殉,奴隶是奴隶主生前的附属品,奴隶主死后奴隶要作为殉葬品为奴隶主陪葬。
3、兵马俑即制成兵马(战车、战马、士兵)形状的品。
1、教学目标:
(1)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本册共有250个要求会认的字,200个要求会写的字,要相信学生能够用已经形成的初步的识字能力来学习这些生字,鼓励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
(2)重视朗读的指导。在学生读正确、读流利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读出感情,让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自读、自得,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3)教师要创设情境,让学生入情入境地进行口语交际,让学生有表达的欲望,在日常生活中主动进行口语交际,不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4)继续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5)积累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诗歌、谚语等。
2、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和朗读,以及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2)教学难点是:在进行课文教学时,要重视学生个人的阅读感受,除了讨论书中的思考题外,还要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机会,给学生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学生与别人能大胆、自信的交流。增强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
3、 突破重、难点措施:
(1)在语言环境中把字的音、形、义结合起来,联系生活实际识字。
(2)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画和实物,把识字和认识事物有机结合起来。
(3)采用多种形式,注意加强生字的复习与巩固。
(4)在阅读教学中要避免单调枯燥的技术性指导,而是要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如给画面配音,分角色朗读,表演读等等。
(5)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
4、 教学措施:
(1)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多介绍一些课外阅读书籍供他们阅读,拓宽学生的视野和想象空间,让他们发出自己的见解和感受。
(2)对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要因材施教,不用一把尺子衡量他们,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教给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使他们乐于学习。
1、疏通方法
先把一根直径接近排水口的圆木插入水管中,并在水池中放入一定量的水,不间断地迅速上下抽动圆木,在吸力和压力的作用下,管道中的污物就会被冲走。
2、防止洗手盆管道堵塞的措施:1.禁止向洗手盆里丢弃体积大的垃圾如果皮等2.在洗手盆洗完头发后立即清理头发,防止头发丝随水冲入下水管3.定期检查洗手盆水管的疏通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