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盼望已久的中秋节终于到了。这一天的习俗可多了,什么赏月、拜月、供乐啦,但我最喜欢的是阖家团圆吃月饼。
2、每年中秋,我和爸爸、妈妈都会去姥姥家过节。姥姥很讲究那些传统习俗,总是在晚间,一轮明月初升的时候,在月光下的院子里放张桌子,摆上新摘的葡萄和香喷喷的月饼。他说这叫“供月”。接着,就是我最喜欢的吃月饼的环节了。
3、我们全家坐在院子里的圆桌周围,一边赏月一边吃月饼。姥姥说:“桌子和盘子都必须像月亮一样圆,这才叫团圆。”我一边听着一边吃着最喜欢的月饼。月饼里边有各种各样的馅。你瞧!五仁馅儿的月饼里有芝麻,花生,瓜子,杏仁……可不止五种果子呢;豆沙馅的月饼,又软又甜;蛋黄馅的月饼,又香又好看……咬上一口,真是甜到了心。
4、我喜欢中秋节,更喜欢中秋节吃月饼这个习俗。
1、准备面粉1杯,水1/8杯,猪油3/8杯,糖粉1大勺,蜂蜜1大勺,云腿馅200克。
2、将1/8杯面粉和全部水倒入大碗。
3、搅拌均匀。
4、倒入猪油,糖粉和蜂蜜。
5、用打蛋器搅拌。
6、最后成奶油状。
7、加入面粉。
8、调制成软面团。
9、取一个面剂,按成中间厚边缘薄的圆片。
10、放入约25克的馅料。
11、将面皮边缘向上收拢,包好。
12、收口向下放入烤盘。
13、逐个包完,排好。
14、放入预热200度的烤箱,中层,下层再放一个加了水的烤盘,烤约30分钟左右。
15、表面金黄出炉。
1、把油、糖浆、碱水及盐放容器中,微波炉加热几十秒,至糖浆变稀。
2、筛入面粉,用橡皮刀拌匀,做成的月饼皮象耳垂般柔软就对了。覆盖保鲜膜,室温下放置四小时以上。
3、咸蛋黄在酒里泡十分钟去腥,然后把蛋黄放烤盘中,不用预热烤箱直接烤,325F烤7分钟。取出待凉。
4、分割月饼皮:如果做大月饼,把月饼皮分成8份,每份40克;如果做小月饼,每份15克,共20份。
5、分割月饼馅:如果做大月饼,把月饼馅分成8份,每份110克,分别包好蛋黄搓圆;如果做小月饼,每份30克,共20份,分别包半个蛋黄,搓圆。
6、包月饼:手掌放一份月饼皮,两手压压平,上面放一份月饼馅。一只手轻推月饼馅,另一只手的手掌轻推月饼皮,使月饼皮慢慢展开,直到把月饼馅全部包住为止。这个技巧很重要,可以保证月饼烤好后皮馅不分离。月饼模型中撒入少许干面粉,摇匀,把多余的面粉倒出。
7、包好的月饼表皮也轻轻的抹一层干面粉,把月饼球放入模型中,轻轻压平,力量要均匀。然后上下左右都敲一下,就可以轻松脱模了。依次做完所有的月饼。
8、烤箱预热至350F。在月饼表面轻轻喷一层水,放入烤箱最上层烤五分钟。取出刷蛋黄液,同时把烤箱调低至300F。再把月饼放入烤箱烤七分钟,取出再刷一次蛋黄液,再烤五分钟,或到自己喜欢的颜色为止。
9、最后一次进烤箱时,可以只用上火,上色更快。
10、把烤好的月饼取出,放在架子上完全冷却,然后放入密封容器放两至三天,使其回油,即可食用。
1、唐朝初期一个秋天,一队吐番(古代西藏)商人来到长安,将带来的许多礼品(精制的圆饼)进贡唐高祖李渊。中秋夜晚,唐高祖请群臣一起赏月,分吃吐番商人所献圆饼,皇帝和臣子边赏月边吃饼,并将圆饼改名为月饼,这就是最早的月饼。
2、月饼(拼音:yuè bǐng)是久负盛名的中国传统糕点之一,中秋节节日食俗。月饼圆又圆,又是合家分吃,象征着团圆和睦。
3、月饼寓意团圆,也应该是明朝开始的。如果综合明朝有关月饼与中秋节民俗的资料来看,应该能够看出月饼取意团圆的历史轨迹:中秋节祭月后,全家人都围坐一起分吃月饼月果(祭月供品)。因为月圆饼也圆,又是合家分吃,所以逐渐形成了月饼代表家人团圆的寓意。
4、月饼内馅多采用植物性原料种子,如核桃仁、杏仁、芝麻仁、瓜子、山楂、莲蓉、红小豆、枣泥等,对人体有一定的保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