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播种育苗
通常使用播种的方法繁殖,它的种子适应能力很强,一周时间就会发芽了。播种前用水浸泡种子24小时进行催芽,等种子破嘴60%左右进行播种即可,播种后覆盖2cm的土壤。当幼苗长到3-4片叶子时就可以定植了。
2、田间管理
黄秋葵生长需要有足够的养分,在生长期间要给它施一次肥。它有很强的耐旱能力,要一周浇一次水,雨季要做好排水措施。另外,在它生长期间要将不必要的侧枝剪掉,避免消耗不必要的养分。
3、采果储存
采果通常在花谢一周后,果实长到余8-10cm左右时进行采摘,最好在早上和晚上采果最佳,避免中午进行采果。它不适合在温度高的环境下储存,要给它7-10℃的储存环境,温度不要太低。
4、防治病虫害
它很少出现病虫害,但在雨季还是会很容易发生病斑,在天气变晴后需在植株的四周撒些石灰,能避免病害蔓延给其它枝叶。另外,要及时将受到病害的枝叶剪掉。
1、种植时间:黄秋葵的种植时间一般选在春季,植株喜欢温暖的气候,当气温超过25℃时,种子更容易生根发芽,所以播种的时间多在终霜后。另外,不同地域之间种植的时间也不一样,南方多在2月播种,北方则要在5月上中旬进行。
2、浸种催芽:为了提高黄秋葵的出芽率,一般在播种前可以进行催芽。将它的种子浸泡到清水中,12个小时后取出,放到温度25-30℃的环境中,等待24个小时后,种子就会出芽。等到60-70%的种子都出芽后,就可以准备播种了。
3、整地施肥:种植黄秋葵一定要选在土层深厚且光照充足的地方进行,这种植物不能连作,之前也不要种植果菜类,最好选择种植过根菜类或叶菜类的土地里进行。冬季要进行深耕,每公顷还要施入腐熟的厩肥和复合肥,并且耙平作畦。
4、播种育苗:通常在3月给黄秋葵进行育苗,准备园土、有机肥和细沙配制苗床,将种子按10厘米的行距进行播种,播种后要覆盖2厘米的土,并且将温度保持在25℃左右。等到它的幼苗长出2-3片真叶的时候,就可以进行定植了。
1、种子的选取。在室内种植应选用株高较矮的品种,我选用的是株高大约1米的五角(秋葵品种)的种子,秋葵其它的品种,比如五福、卡里巴等植株较高,在1.5m-2.5m左右再加上盆的高度不太适合在室内种植。
2、种子种植前的培育。因为秋葵的种子壳较硬,为了增加发芽率,在25℃-30℃的环境用水泡发一夜,秋葵种子用水泡发后,壳子变软,更易发芽。
3、种植秋葵的土壤。秋葵土壤应该选取土质肥沃的土壤。土壤宜用菜园土,加有机肥和细沙,配比比例6:3:1。
4、秋葵种子的种植密度。以一尺左右的花盆为例,只能放3粒种子,等出苗后选择长的最好,最壮的幼苗进行培养,其它的去掉就可以了。
5、秋葵的种植时间。一般在室外4-8月份之间都可以种植。气候温暖的地方3月份就开始种植了,室内的话,如果温度在25℃左右就可以。
6、秋葵种植的施肥。秋葵种植过程中施3次肥就可以,一是在栽种初期,盆土里加有机肥(既底肥)。二是在出苗定植后,施一次氮磷钾复合肥;三十在开花后施一次氮磷钾复合肥。
7、秋葵种植的阳光和浇水管理。秋葵生长过程中需要充足的阳光,不怕高温,所以室内种植秋葵,要把它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秋葵整个生长过程中,要保持土壤湿润,在夏季高温时尽量选择早晨9点以前浇水。
8、秋葵种植过程中修剪管理。因为在室内种植,而秋葵的植株较大,要经常进行修剪。一是剪掉过密的枝条,使其更好地通风和光照。二是把残花老叶去掉,防止消耗养分。
9、秋葵种植过程中的病虫害防治。室内种植相对室外来说,这方面的危害较轻,其常见的病害有锈病,叶斑病以及蚜虫和金龟子的危害。由于是在室内,对于虫害最好是采用人工的办法驱除虫害,如果较严重,可用西维因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比室外的浓度要低)喷洒植株,至于叶斑病,锈病用施波尔多液喷洒预防就可以了。
1、种植时间及产量:
在我国,种植秋葵一般选择在春季播种,即每年的三至四月,也可以在夏秋两季进行播种,具体时间根据种植地点气候环境决决定。种植秋葵在我国的平均产量可达两千至三千千克左右。
2、种植环境:
种植秋葵应该选择土层较厚、肥力充足且保湿性好的土壤上,种植时保证光照充足且种植方向最好向阳,以保证农作物充分的光合作用,种植温度控制在二十度左右,温度太低易导致发育不良。
3、施肥技术:
种植秋葵除了使用农家肥所作的底肥之外,前期还需搭配定量氮肥,后期合理发配磷钾肥,在追肥时严格控制三要素复合肥使用,防治施肥过多导致植物早衰。
4、病虫害管理:
病毒病是主要危害秋葵种植的主要病害之一,可使用15%植病灵1000倍液对该病进行防治。蚜虫也常危害秋葵正常生长,可使用10%蚜虱净等吡虫啉类农药对其进行喷杀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