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团圆美满,幸福安康。
2、诸事顺心,样样圆满。
3、一块月饼,合家团圆。
4、时至中秋,明月圆圆。
5、中秋佳节,一家团圆。
6、爱情甜美,事业精彩。
7、中秋愉快,合家欢乐。
8、生活和美,人生幸福。
9、中秋快乐,合家团圆。
10、一盒月饼,团圆家中。
1、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2、老子高歌,为问嫦娥,良夜恹恹,不醉如何?——张养浩《折桂令·中秋》
3、杯酒相延,今夕不应慳。——陈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4、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5、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6、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李峤《中秋月二首·其二》
7、霜华满地,欲跨彩云飞起。——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8、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苏轼《念奴娇·中秋》
9、有客踌躇,古庭空自吊孤影。——史达祖《齐天乐·中秋宿真定驿》
10、对望中天地,洞然如刷。——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今天我家的餐桌上同以往不太一样,放满了月饼。为什么会是这副场景呢?因为今天是9月24日——中秋节。
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一切活动都围绕着月亮这一主题进行。吃月饼、拜月、供兔儿爷等。中秋节正是秋高气爽的季节,是一年中最舒服的季节。中秋节的象征食物莫过于月饼。月饼还象征着全家团圆之意。
我拿起餐桌上的月饼,用力地闻了闻,一股浓浓的香味扑鼻而来。我迫不及待将它放入口中,月饼甜甜的,但又带着一丝丝盐味。我再拿一块月饼闻了闻,这跟我刚刚闻的不一样,这一次仔仔细细的一闻,有内和榨菜的香味啊!我大口大口地咀嚼着,这块月饼比上一块要好吃。油油的,但又不腻。我自顾自的大吃特吃,吃的满嘴都是肉油也不在乎。
我们家吃月饼的“画风”也是十分的清奇,我将月饼放进口中之后还在不停地吮吸自己的手指,结果越搞越油;小表妹将剩了一点点的月饼渣拿去给舅舅吃,惹得我们全家人哭笑不得;我弟弟更厉害,他居然把掉在桌子上的月饼屑全都用手粘起来,再放入口中……
很快就到了吃团圆饭的时候,不过我们的肚子已经有些“疲劳”了,于是我们三个让肚子达到了过度“疲劳”的状态。
晚饭过后,小表妹回家了,我和弟弟则趴在窗口,期待着那轮皎洁的明月从空中升起……
全国各地的人们,虽处在不同的地方,但却在此时些刻看着同一个月亮缓缓升起,一个小小的节日将中国人民的心连接在了一起。
“天上的月亮照着归人,房门前的灯光等着家人。”中秋,真是一个美好的节日啊!
1、第六届北京“卢沟晓月”中秋群众文化节从9月18日开幕,至20日结束。活动分为邀月、望月、赏月、追月、品月五部分,其中邀月包括非遗展示、“忆童趣,乐中秋”、戏曲演出,赏月包括“登高赏月”、“中秋故事会”、“携手伴月”活动,追月即“彩蝶追月”放风筝活动,品月包括戏曲联欢、民俗知识展、“百年好合”花卉展等。
2、9月18日,花卉大观园还将举办“花好月圆、花样生活”花卉文化节,再现古老敬花神仪式。届时,长19米、宽5米,按照1:10比例制作的木质结构花神庙复原模型将首次亮相。
3、同时,北京园博园还将在中秋节期间开设夜场,中秋活动时间为2020年9月19日、20日,夜场活动延续到21日,届时,除了大黄鸭将陪大家过中秋,在3号广场,游客还可参与“园园邀你画兔爷”和“园园与你做月饼”两项活动,参与互动者可以将自己的“作品”带回家。
1、中秋节是上古天象崇拜——敬月习俗的遗痕。在二十四节气“秋分”时节,是古老的“祭月节”,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祭月节”而来。在传统文化中,月亮和太阳一样,这两个交替出现的天体成了先民崇拜的对象。中秋节庆源自古人对月亮的祭祀,是中华民族祭月习俗的遗存和衍生。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实际上是古时代我国一些地方古人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据考证,最初“祭月节”是定在干支历二十四节气“秋分”这天,不过由于后来历法变动使用阴历(夏历),“秋分”这天在夏历八月里的日子每年不同,不一定都有圆月,后来就将“祭月节”由干支历二十四节气“秋分”调至夏历(农历)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是秋季时令习俗的综合,其所包含的节俗因素,大都有着古老的渊源。
2、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
3、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