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劝报亲恩篇》——清代佚名
呼唤应声不敢慢,诚心诚意面带欢。
译文:父母召唤,应马上答应,不能怠慢,要诚心诚意,面带欢笑。
2、《游子吟》——唐代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译文: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3、《慈乌夜啼》——唐代白居易
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昼夜不飞去,经年守故林。夜夜夜半啼,闻者为沾襟。
声中如告诉,未尽反哺心。百鸟岂无母,尔独哀怨深。应是母慈重,使尔悲不任。
译文:慈乌失去了它的母亲,哀伤的一直哑哑啼哭。早晚守着旧树林,整年都不肯飞离。每天半夜都哀哀啼哭,听到的人也忍不住泪湿衣襟。
慈乌的啼哭声仿佛在哀诉着自己未能及时尽到反哺孝养之心。其他各种鸟类难道没有母亲,为什么只有慈乌你特别哀怨?想必是母恩深重使你承受不住吧!
1、歌词:
孝顺是疼爱。
是祝福。
孝敬就父母。
忙忙家务下下厨。
瓜果梨桃。
能给父尝鲜。
英特晚报常为父母读一读。
孝敬父母孝敬父母。
常伴当作儿女的的礼物。
父母的一颗心。
围着儿女转。
孝敬父母让老人笑起,儿女就满足。
孝顺是疼爱。
相信是祝福。
孝敬就是陪父母。
唠唠家常,散散步。
赶上长假多带父母去旅游。
星期 礼拜。
常跟父母住一住。
孝敬父母孝敬父母。
常伴当作儿女的的礼物。
父母的一辈子吃了多少苦。
孝敬父母。
让老人的晚年享享清福。
孝敬父母孝敬父母。
常伴当作儿女的的礼物。
父母的一辈子吃了多少苦。
孝敬父母。
让老人的晚年享享清福。
享享清福。
2、《孝敬父母》,由车行作词,戚建波作曲,刘一祯演唱的歌曲。歌曲通过淳朴的歌词、优美的旋律表达了子女对父母的感恩之情。
1、《游子吟》唐代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译文: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2、《思母》——宋代与恭,霜殒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译文:看到秋天的霜把芦花打得满天飘飞,自己落下了伤心的泪水,满头白发的老母亲再也不会到门口倚靠者柴门盼望我、看望我了。去年五月梅雨时节,家中粮断,自己身无长物,只好典当袈裟,籴米回家,奉养老母。
3、《将母》——宋代王安石,将母邗沟上,留家白紵阴。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译文:把母亲带到扬州后,就安家于临时白麻布能遮住的地方。月圆之夜听到杜鹃的声音,就想起离乡在外的儿子,虽然南北相隔,但是仍然深深牵挂吧。
孔子认为“孝”是恭敬父母,对待父母要和颜悦色;孟子认为最大的孝道是传宗接代;而我认为孝是行动。
孝不是为父母买豪车,住豪宅,让父母得到物质上的享受,父母真正想要的是你帮父母洗一次脚,你为父母捶一次后背哄老人开心是孝;你出门时跟父母说一声,让父母不要担心……这些你以为不重要的小事,可能是你的父母最想让你做的事,最能让你的父母开心的事。
虽然孝敬父母十分重要但还是有人不孝敬父母,我昨天就在一个软件上看到了一个事例,讲的是一位母亲对自己的女儿特别的好,平时节衣缩食,就为了给唯一的女儿最好的生活条件,最好的家庭环境,女儿结婚时,还给女儿准备了三十万元的巨大彩礼。但是那位母亲的女儿竟然还不孝敬她那年迈的父母,岂有此理!
大自然中也有许多与孝有关的事,比如说:当小羊羔的父母年老体弱之时,长大的小羊羔便会跪下喂乳给父母吃;当小乌鸦的父母不能外出捕食时,小乌鸦便会自己出去捕食,回来时再用口将食物喂养给年迈的父母。动物皆孝敬父母,人岂有不孝之理?
父母对我们好我们要记在心上,将来涌泉相报,父母对我们不好,我们也不要责怪父母,毕竟是他们把我们生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