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我国北方常遭沙尘暴的袭击,所到之处,飞沙走石、黄沙弥漫。一时间舆情沸腾。
然而,人类没有必要、也没有能力阻挡沙尘暴的发生。
沙尘暴古已有之,且有一定的周期性。早在几千万年前,青藏高原的隆起,阻挡了来自印度洋湿润的西南季风,在中亚和我国的西北地区形成了大范围的干旱和荒漠区,这一区域又正处在西风带上。这些是沙尘暴形成的根本原因,与人类的活动无关。但人类发展过程中的过度放牧、开垦种植和砍伐森林,使许多土地裸露,确实增加了沙尘暴的强度和频次。
沙尘暴作为一种自然现象,是地球自然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和其他许多自然现象相互关联、互为因果。假如我们消灭了沙尘暴及其源头的沙漠干旱地区,也就消灭了地球上的多种自然生态,绝灭了适应干旱气候的一切物种,并会引起全球所有自然系统的更加可怕的反馈和报复,甚至引发我们难以想象的灾难。
沙尘暴所造成的危害人人可见,但并非有害无利。
首先,沙尘暴塑造了近百万平方公里的黄土高原。正是黄土高原疏松土壤的易耕性,才使我们的先民择此生根繁衍。沙尘暴还使荒芜死寂的诸多海岛身披沃土,从夏威夷群岛、日本列岛到我国的庙岛群岛,无一不是沙尘暴的受益者。其次,沙尘暴所迁移的沙尘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一些地区土壤的不足。如撒哈拉沙漠每年因沙尘暴向亚马逊盆地输入的`沙尘量就有约1300万吨,相当于该地区每年每公顷增加了190公斤的肥沃土壤。
事实上,处在什么自然带上。就有什么样的降水和温度,就只能生长什么样的植被,这是人类所不能改变的。
我们见多了在草地植树防风沙却把草地变成沙地的人为灾祸。干旱半干旱地区那点可怜的降水也许能够满足小草生长的需要,但当我们人为地植入大树,那点水就远远不够供树木生长。于是树木就凭借其根系向四周和地下深处吸夺水分,周边的小草很快就枯死了。没有了为大树储备水分的绿草,大树小树也逃脱不了死亡的命运,最终留下的只是一片又一片沙地、一棵又一棵枯树。
沙尘暴就是一种自然现象,只是近代人类过度的放牧或农耕,以及自以为是的人工改造,才加剧了其危害程度。
1、及时关闭门窗,若有缝隙可以塞一些填充物,减少沙尘的进入。
2、提前收回阳台或者室外晾晒衣物,盆景,花盆等等易受风沙影响物品。及时转移室内或避风处。保证干净和安全。
3、如果有条件的可以使用空气加湿器来保持空气的清新和湿度。可以适度洒洒水,增加空气湿度。也可以使用拖把拖地等方式增加空气湿度。
1、遇到强烈沙尘暴天气尽量不要出门。
2、出门要戴口罩和帽子有条件的可以带上专业防尘面具。
3、把家里的门窗都关好,查看窗户的密封性不要让食物暴露在尘沙中。
4、沙尘暴天气尽量不要晾晒衣物以免落上沙尘。
5、出门开车或者骑车行走放慢速度注意路况。
吉林的沙尘暴原因有如下几点:
1、自然条件
有利于产生大风或强风的天气形势,有利的沙、尘源分布和有利的空气不稳定条件是沙尘暴或强沙尘暴形成的主要原因。
2、物理因素
在极有利的大尺度环境、高空干冷急流和强垂直风速、风向切变及热力不稳定层结条件下,引起锋区附近中小尺度系统生成、发展,加剧了锋区前后的气压、温度梯度,形成了锋区前后的巨大压温梯度。
3、人为因素
沙尘暴发生不仅是特定自然环境条件下的产物,而且与人类活动有对应关系。人为过度放牧、滥伐森林植被,工矿交通建设尤其是人为过度垦荒破坏地面植被,扰动地面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