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粽子、吃粽子。过端午节,吃粽子是必不可少的,这是我国的重要民俗。尽管现在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端午节的来历了,而且粽子平时也可以吃。但是在端午节这天吃,意义就不一样了。对于有条件的话,可以跟家人一起,去买制作粽子的材料,如糯米、馅料、食盐、粽叶等,根据自己的口味去做粽子。跟家人一起做粽子,是一个非常好的过程。记得小时候,每到端午节那天,一家人在家里,做粽子。之前,爸妈去采粽叶,准备糯米,还有豆子、肉等制作馅料的,还有绳子,然后学妈妈、奶奶包粽子,那个场面很让人回忆。
看赛龙舟。赛龙舟,现在的赛龙舟的比赛,尽管商业化比较重,但是可以去看下,感受一下气氛。最好是在现场看看比较,电视上没有多少感觉的。约上好友一起看看,看了龙舟比赛之后,然后一起去吃吃粽子,逛逛街等。
发节日祝福。在过端午节的时候,可以在头天晚上或者端午节当天的早上,用给你的好朋友、老师、同事,用微信、短信、QQ、电话等方式给他们节日祝福,问候一下。这样,还特能增加你们彼此之间的友谊。
去节日气氛浓重的地方过端午。有条件的话,可以提前做好计划,短期的旅游计划,跟你的好朋友、亲人、好同事去那些节日气氛浓重的地方过一个热闹、有意义的端午节。可以通过在网上了解下,可以自驾游去,建议去一些少数民族,那里的民风更加淳朴,过节更有节日的气氛。
与好朋友、同学们聚聚会。端午节那天,应该都有放假。可以去联系一下玩的好的朋友、同事、同学们找个合适的地方聚聚会,热闹一下,感受节日的气氛,分享各自的苦与乐等。尤其与同学相聚在一块儿,有说不完的话。
可以带家人去公园、游乐场散散心,爬爬山。离家近的朋友,可以在端午节那天陪陪家人,陪陪爸妈,陪陪孩子,吃完饭后,组织一下,去公园、游乐园去散散心,好好地玩一下。
1、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 屈原投江自尽后,人们为了使江鱼不要吃了屈原的身体,特意包了粽子投入江中喂鱼,后来慢慢地演变为吃粽子了。
2、赛龙舟源于打捞屈原。还有做香包,投香包入河为保持屈原的尸体不发臭。
3、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1、吃大蒜蛋,每逢端午节这天,家里的主妇起得特别早,将事先准备好的大蒜和鸡蛋放在一起煮,供一家人早餐食用。有的地方,还在煮大蒜和鸡蛋时放几片艾叶。早餐食大蒜、鸡蛋、烙油馍,这种食法据说可避“五毒”,有益健康。
2、吃茶蛋,端午节要煮茶蛋和盐水蛋吃。蛋有鸡蛋、鸭蛋、鹅蛋。蛋壳涂上红色,用五颜六色的网袋装着,挂在小孩子的脖子上,意谓祝福孩子逢凶化吉,平安无事。
3、吃打糕,这一天最有代表性的食品是清香的打糕。打糕,就是将艾蒿与糯米饭,放置于独木凿成的大木槽里,用长柄木棰打制而成的米糕。这种食品很有民族特色,又可增添节日的气氛。端午还有吃“五红”“五黄”的习俗。所谓的“五红菜”通常指苋菜、茄子、红萝卜、西红柿和虾子。所谓的“五黄菜”通常指黄瓜、黄鳝、黄鱼、鸭蛋黄和雄黄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