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作品。
2、清明上河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为北宋风俗画,属国宝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3、清明上河图宽24.8厘米、长528.7厘米,绢本设色。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生动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都城东京(又称汴京,今河南开封)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是北宋时期都城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
4、这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在五米多长的画卷里,共绘了数量庞大的各色人物,牛、骡、驴等牲畜,车、轿、大小船只,房屋、桥梁、城楼等各有特色,体现了宋代建筑的特征。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1、清明上河图是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
2、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今山东诸城)人。早年游学汴京,后学习绘画,宋徽宗赵佶时期供职于翰林图画院。专工中国画中以界笔、直尺划线的技法,用以表现宫室、楼台、屋宇等题材,尤擅绘舟车、市肆、桥梁、街道、城郭。
3、张择端的画自成一家,别具一格,他的画作,大都散佚,只有《清明上河图》卷完好地保存下来了。
1、清明上河图记录了北宋汴京(今河南开封)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度层人民的生活状况。主要是汴京以及汴河两岸的自然风光和繁荣景象。是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
2、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属国宝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3、清明上河图宽25.2厘米,长528.7厘米,绢本设色。
4、清明上河是当时的民间风俗,像今天的节日回集会,人们藉以参加商贸活动。全图大致分为汴京郊外春光、汴河场景、城内街市三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