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黄历生活 >文化 >吃月饼的寓意
吃月饼的寓意
更新时间:2025-05-24 17:18:32

一)吃月饼的寓意

1、中秋节吃月饼的寓意是团圆,反映了人们对家人团聚的美好愿望。中秋节祭月后,全家人都围坐一起分吃月饼,逐渐形成了月饼代表家人团圆的寓意。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与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起义有关。

2、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一大象征。月饼象征着大团圆,人们把它当作节日食品,用它祭月、赠送亲友。发展至今,吃月饼已经是中国南北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中秋节这天人们都要吃月饼以示“团圆”。

二)中秋节吃月饼的起源

1、秋节吃月饼据说始于元代。当时,朱元璋领导汉族人民反抗元朝暴政,约定在八月十五日这一天起义,以互赠月饼的办法把字条夹在月饼中传递消息。

2、后来,朱元璋终于把元朝推翻,成为明朝的第一个皇帝,虽然其后清朝人入主中国,但是人们仍旧庆祝这个象征推翻异族统治的节日。

3、中秋节吃月饼可以加深团圆的气氛,中秋节,习惯上又把它叫团圆节。因为每月的十五日月最圆,八月十五又时值秋高气爽,这天夜间月又最亮。

4、八月十五叫中秋节是因为七、八、九三个月为一年四季的秋季,八月十五正好是时间的一半,是秋季的正中,所以谓之中秋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三)中秋节为什么吃月饼的故事

月饼一开始的时候,并不叫做月饼,而是叫做胡饼,是古人在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后来被延续下来。据史料记载,早在殷周时期,为纪念太师闻仲,江浙一带的人们发明了一种边薄心厚的“太师饼”,而“太师饼”也成了“月饼”的始祖。后来汉代的张骞出使西域后,带回了芝麻和胡桃,人们把胡桃和芝麻融入到月饼中,就发明了以胡桃仁为馅儿的圆饼,称其为“胡饼”。

据说唐太宗与杨贵妃在一次中秋夜,赏月吃胡饼时,因为唐太宗嫌胡饼的名字不好听,杨贵妃望着空中一轮明月,随口说出“不如叫月饼吧”,从那之后,“胡饼”就改名为月饼了。到了明代的时候,中秋吃月饼才开始在民间逐渐流传。而民间吃月饼,还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有关。

在元朝末年,因为人们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各地都发生了反抗活动,而这时,朱元璋也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是因为元朝官兵搜查得很严,所以传递消息变得非常困难,这是刘伯温想出了一个计策,他让人到处散播流言,说冬瘟流行,只有家家户户买月饼才能够避免,于是就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在了月饼中。

而人们把月饼买回家后,发现了纸条上写着的“中秋节,杀鞑子,迎义军”的字样时,就分别送到了各地的起义军中,于是,在八月十五这天,各地同时起同应。那一天,各地起义军揭竿而起,徐达攻下了元大都,起义获得了成功,所以也成就了“月饼起义”的佳话。

朱元璋推翻元朝之后,自然重视“吃月饼”的习俗,每年到了中秋节的时候,就会给全体将士发月饼,于是,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就这样在民间流传至今。

四)秋节吃月饼的起源

1、秋节吃月饼据说始于元代,当时,朱元璋领导汉族人民反抗元朝暴政,约定在八月十五日这一天起义,以互赠月饼的办法把字条夹在月饼中传递消息。

2、后来,朱元璋终于把元朝推翻,成为明朝的第一个皇帝,虽然其后清朝人入主中国,但是人们仍旧庆祝这个象征推翻异族统治的节日。

3、中秋节吃月饼可以加深团圆的气氛,中秋节,习惯上又把它叫团圆节。因为每月的十五日月最圆,八月十五又时值秋高气爽,这天夜间月又最亮。

4、八月十五叫中秋节是因为七、八、九三个月为一年四季的秋季,八月十五正好是时间的一半,是秋季的正中,所以谓之中秋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五)中秋节吃月饼的含义是什么?

1、月饼是圆形的,象征团圆,寓意团圆美好。反映了人们对家人团聚的美好愿望。

2、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

3、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之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4、月饼寓意团圆,也应该是明朝开始的。如果综合明朝有关月饼与中秋节民俗的资料来看,应该能够看出月饼取意团圆的历史轨迹:中秋节祭月后,全家人都围坐一起分吃月饼月果(祭月供品)。因为月圆饼也圆,又是合家分吃,所以逐渐形成了月饼代表家人团圆的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