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第一次使用恒流泵的时候,首先将调速旋钮调到最小位置,然后接通电源,此时指示灯亮、“T”字轮开始运作,调节调速旋钮,观察仪器转动是否正常,正常后即可使用。
2、流量是由调速旋钮来控制,流量可在1-600毫升/小时范围内连续可调。
3、调距板(即泵头前后的滑动板)的调节螺丝是用于调节液体压力的,一般只要拧到有液体流动即可,调节时需要注意不要拧的太急、太紧,否则滚子会拧死。
4、使用恒流泵的顺逆开关,可以改变流量反向,会使加液体改变为抽液,加压改变为抽压。
5、加速(按钮)开关的作用主要适用于在较慢转速时不改变原来流量清洗管道时使用。
6、根据需要可在硅胶管两端再接上其他管子,将液体输送到需要的地方去。恒流泵备有两种规格的管子,可根据流量需要选用,使用粗管子时,只要将粗管子置于粗管槽内即可。
1、转向油壶中油液不足,需要补加油液至规定油位,同时检查各液压转向器件、管路、接头处有无渗漏现象,如有渗漏油要及时处理。
2、恒流溢流泵上的恒流溢流阀内部泄漏严重,恒流溢流阀泄漏一是恒流阀芯磨损密封不严造成,需更恒流阀芯;恒流溢流阀芯被油液中的脏物垫住导致密封不严造成,需清洗恒流阀芯;恒流阀芯的调定压力过低,需重新调定恒流阀芯压力,调定恒流阀芯压力的大小由紧固螺钉或调整垫片来调节,当紧固螺钉拧入或减少垫片厚度时,弹簧的预压力就增大,恒流泵的调定压力就会变高,反之则变低。实际维修中以恒流溢流阀芯被油液中的脏物垫住及恒流阀芯的调定压力过低居多。
3、恒流溢流泵上的齿轮泵磨损,齿轮泵磨损主要表现为齿顶与泵壳间的磨损以及齿轮端面与浮动轴套间的磨损,磨损后会出现严重的内漏,造成恒流泵的压力和流量降低,以致转向沉重,此时一般需要更换恒流溢流泵。
4、转向油液不符合说明书要求造成,如油液粘度太大等,此时需要更换为符合说明书要求的转向用油。
1、可能是因为油底壳加机油过量,机油过多,会随着高速运转的曲轴飞溅到缸壁,并窜入燃烧室。排除方法是停机约10分钟,检查油标尺,将过量的机油排除。
2、还有可能缸套、活塞环组件磨损严重,间隙过大。其结果会导致大量机油窜入燃烧室燃烧,同时伴有曲轴箱废气增多。处理的方法是及时更换磨损的零配件。
3、可能活塞环失去作用。如活塞环弹力不足,被积炭卡在环槽内,或环口处于同一直线上,或油环回油孔堵塞,都会导致机油进入燃烧室燃烧,出现排放蓝烟现象。处理的方法是拆下活塞环,清除积炭,重新布置环扣,必要时更换组件。
1、首先,操作四驱拖拉机的齿轮泵离合器手柄,使四驱拖拉机的发动机带动齿轮泵工作。
2、然后,操作后桥档位手柄,有前进档、倒档、空档三个档位选择。不使用后驱动行车时,必须将后桥档位放到空档位置,以减少阻力。
3、然后,操作流量阀手柄,拧松为慢,拧紧为快,使前后驱动轮达到最佳同步效果。
4、必须经常检查液压油箱的油量多少。液压油量不能少于油箱的3/4。发现油量减少应及时添加。严禁在液压油不足的情况下使用液压驱动系统,否则会使液压系统温度升高,影响液压驱动效果,严重时使油马达和齿轮泵卡死。
5、如果经常需要长时间使用液压后驱动,应增加液压油箱的油量。 必须保持液压油的清洁,否则会缩短齿轮泵和油马达的使用寿命。
6、最后,必须保持液压管道畅通,特别是进油管的任何部分不能有折阻,否则会影响齿轮泵的工作效率和液压驱动效果,使液压系统产生噪音。
1、将拖拉机后桥垫起,松开偏心轴的螺母,转动偏心轴直到间隙合适为止,将螺母紧固。
2、左右制动器制动情况一致性查。左右制动器调整不一致,拖拉机高速行驶紧急刹车时,会出现左、右轮不一致和“跑偏”现象。因此,调整制动系统后,应进行制动情况一致性的检查,符合要求,应及时进行调整。调整方法是:将轮胎制动印痕短的那边拉杆再适当缩短,或将轮胎制动印痕长的一边拉杆调长,直到印痕一致为止。之后紧好螺母。
3、制动踏板自由行程的调整。踏板自由行程是指从制动踏板最高位置到用手按下踏板感到有明显阻力时测得位移。正常行程为30--40毫米。调整方法是:松开制动拉杆的锁紧螺母,转动制动即可调整踏板自由行程,调好后锁定螺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