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拼音版
《suǒ jiàn 》
《所见》
zuò zhě :yuán méi
作者:袁枚
mù tóng qí huáng niú ,gē shēng zhèn lín yuè 。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yì yù bǔ míng chán ,hū rán bì kǒu lì 。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2、译文: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
1、古诗的意思是:漆黑之夜不见月亮,只见那渔船上的灯光,孤独的灯光在茫茫的夜色中,像萤火虫一样发出一点微亮。微风阵阵,河水泛起层层波浪,渔灯微光在水面上散开,河面好像撒落无数的星星。
2、原文: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1、原文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2、译文
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秋风吹来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一点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1、《所见》古诗意思: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
2、原文: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3、作者袁枚(1716年3月25日-1798年1月3日),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祖籍浙江慈溪。清朝乾嘉时期代表诗人、散文家、文学批评家和美食家。袁枚少有才名,擅长写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