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坚韧不拔:作为岁寒三友之一,梅花可以在寒冬中盛开,无论刮多大的风下多大的雪都能毅然绽放,体现了它坚韧不拔的品质。
2、谦虚:梅花不在春季盛开,不与百花争芳斗艳,而选择开在寒冬,开在没有人关注的时节,这种主动避让就是一种谦虚。
3、无畏:冬天的寒冷让很多植物生长都成了难事,而梅花却能不惧风雪,面对恶劣的天气和低温都能开花,由此可见其无畏精神。
4、傲骨:梅花开放的时候正是凛冬,可越是冷,它开得越是旺,任由风吹雪落,都不能改变其孤芳自赏,这种傲骨也是数一数二的。
象征希望:在万物萧条的冬季,梅花的盛开是一道独特的风景,对于那些处于困难中的人们而言,看到它仿佛就看到了一丝希望。象征拼搏:无论是怎样的困境,即便是狂风和落雪,梅花都能绽放,这种顽强的生命力正是拼搏精神的代表。象征高节:梅花避开了群花绽放的春天,而是在行人很少的冬季开放,不仅是谦虚,更是高风亮节,将表达美丽的机会让给其它的植物。
1、梅(学名:Armeniaca mume Sieb.):小乔木,稀灌木,高4-10米;树皮浅灰色或带绿色,平滑;小枝绿色,光滑无毛。叶片卵形或椭圆形,叶边常具小锐锯齿,灰绿色。花单生或有时2朵同生于1芽内,直径2-2.5厘米,香味浓,先于叶开放;花萼通常红褐色,但有些品种的花萼为绿色或绿紫色;花瓣倒卵形,白色至粉红色。果实近球形,直径2-3厘米,黄色或绿白色,被柔毛,味酸;果肉与核粘贴;核椭圆形,两侧微扁。花期冬春季,果期5-6月。
2、梅原产中国南方,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无论作观赏或果树均有许多品种。许多类型不但露地栽培供观赏,还可以栽为盆花,制作梅桩。鲜花可提取香精,花、叶、根和种仁均可入药。果实可食、盐渍或干制,或熏制成乌梅入药,有止咳、止泻、生津、止渴之效。梅又能抗根线虫危害,可作核果类果树的砧木。
1、雪似梅花,梅花似雪。——吕本中《踏莎行·雪似梅花》
2、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3、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
4、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王安石《梅》
5、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王冕《墨梅》
6、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陆游《卜算子·咏梅》
7、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8、骨清香嫩,迥然天与奇绝。——辛弃疾《念奴娇·梅》
9、纵使画工奇妙也缩手,我爱清香故把新诗嘲。——明本《九字梅花咏》
10、何逊扬州旧事,五更梦半醒,胡调吹彻。——吴文英《暗香疏影·夹钟宫赋墨梅》
11、主人情意深,不管江妃怨。——辛弃疾《生查子·重叶梅》
12、吴台直下,缃梅无限,未放野桥香度。——吴文英《永遇乐·探梅次时斋韵》
13、酹入梅根,万点啼痕暗树。——吴文英《扫花游·西湖寒食》
14、残灯背壁三更鼓。——袁去华《东坡引·陇头梅半吐》
15、吟望久,青苔上、旋看飞坠。——周邦彦《花犯·小石梅花》
16、二月东湖湖上路,官柳嫩,野梅残。——辛弃疾《江神子·送元济之归豫章》
17、岭梅谢后重妆蕊,岩水铺来却结冰。——杜荀鹤《春日山中对雪有作》
18、玉痕销,似梅花,更清瘦。——吴文英《夜游宫·春语莺迷翠柳》
19、对菱花、与说相思,看谁瘦损。——陆叡《瑞鹤仙·梅》
20、此心与、东君同意。——吴文英《金缕歌·陪履斋先生沧浪看梅》
21、五湖水色掩西施。——吴文英《浣溪沙·题李中斋舟中梅屏》
22、相将初试红盐味,到烟雨、青黄时节。——吴文英《暗香疏影·夹钟宫赋墨梅》
23、夜半江城击柝声,动寒梢栖宿。——孙道绚《滴滴金·梅》
24、手挼梅蕊寻香径。——晏几道《玉楼春·琼酥酒面风吹醒》
25、西园清夜片尘无。——张孝祥《临江仙·试问梅花何处好》
26、冰骨清寒瘦一枝。——吴文英《浣溪沙·题李中斋舟中梅屏》
27、千年春在,新月苔池,黄昏山馆。——吴文英《烛影摇红·赋德清县圃古红梅》
28、词赋风流,不尽愁千结。——赵鼎《蝶恋花·一朵江梅春带雪》
29、翻惹得,旧时恨。——陆叡《瑞鹤仙·梅》
30、初试宫黄澹薄,偷分寿阳纤巧。——吴文英《天香·蜡梅》
1、我赞美梅花、赞美它的淡雅朴素、与世无争、赞美它顽强的生命力与它的不畏严寒、同时我也赞美清洁工、赞美她们的坚强不屈、无私、无怨、无悔!我把身体靠近梅花,试着感受它那骨子里的执着、寒彻心扉,它顽强的生命力令我震惊。
2、在寒冷冬天的早晨,一股别具神韵、清逸幽雅的清香就从窗外飘来--那就是梅花。它虽然从不与百花争春,但经常被古今诗人画家所赞美。梅花以它那种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被我们中华名族的人民,称作为--中国国花。
3、在寒冷的冬季里,许多花都凋谢了,而那时只有腊梅花开得最茂盛。在雪季里,腊梅花盛开了,娇嫩的花朵却不怕凛冽的北风,星星点点地散落在头上,十分美丽,白雪覆盖着它,远远望去,好似朵朵白云嵌在树枝上,把冬天点缀的更加美丽;自然——光这一点,同其它三季里的那些花儿相比,不是显得十分可贵吗?
1、用于肝胃气痛,郁闷心烦,梅核气,瘰疬疮毒。
2、梅花蛋:鸡蛋1个,一端开孔,放入绿萼梅7朵,封口,饭上蒸熟。去梅花食蛋,每日1个,连服7日。源于《本草纲目拾遗》。此取绿萼梅疏肝理气以散结。用于瘰疬不消。
3、梅花粥:粳米30~60g,煮成稀粥,加绿萼梅3g,再煮至花刚熟即成。一次服用。源于《本草纲目拾遗》。此取绿萼梅“助(脾胃)清阳之气上升”,粳米养胃气。用于素体脾胃虚弱,湿犯脾胃则清阳之气不升,以致脘闷,食欲减退。
4、梅花茶:绿萼梅3~6g,蜂蜜适量。用沸水浸泡,代茶饮。源于《本草纲目》、《百花镜》。本方取绿萼梅清热生津、除烦,蜂蜜清热润燥。用于暑热或热伤胃阴的心烦口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