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黄历生活 >历史 >科举制度始于哪个朝代
科举制度始于哪个朝代
更新时间:2025-05-24 17:33:26

(一)科举制度始于哪个朝代

1、科举制度诞生朝代: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

2、科举制度是中国及受中国影响的周边国家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科举制的首创时间史学界存在争议,有汉朝、隋朝、唐朝多种说法。

3、部分历史学家以隋朝有分科举人与进士科为由认为科举制开始于隋朝。部分历史学家考证证明科举制开始于汉朝,证明汉朝不仅有分科举人、按科举人,汉朝还有考试进用,而且没有可靠证据证明隋朝有进士科。部分历史学家考证证明科举制的本质是唐朝开始的允许自己报名参加(不必非得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长官特别推荐),以及考试黜落法,所以科举制开始于唐朝。

(二)中国历史上哪个朝代时间最长

1、中国历史上最长的朝代是周朝(公元前1046年至公元前256年),周朝又被分为了东周、西周两个时期,周朝共计延续了七百九十一年。

2、周朝也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三个朝代,周朝当时还属于是奴隶社会,周朝的开国帝王是周武王姬发。

(三)中国尼姑最早出现在哪个朝代

1、中国的尼姑最早出现在南北朝时期。

2、尼姑(Buddhist nun)是中国对比丘尼的俗称,略不合佛教规仪,是结合中国民俗产生的称谓。

3、佛教称谓亦称为“尼”。例:出家为尼,落发为尼同时也是比丘尼的俗称。女子出家后受过具足戒者。比丘尼为梵文Bhikssuni的音译,亦译作比呼尼等。意译为乞士女、除女或薰女;亦称沙门尼或简称尼。

4、比丘尼是指归入佛门,受持具足戒的女子。五众、七众之一。最早出现于南北朝时期。比丘尼为梵文Bhikssuni的音译,亦译作比呼尼、苾刍尼、备刍尼等。意译为乞士女、除女、除馑女或薰女;亦称沙门尼或简称尼、尼僧。现在的尊称应为:“法师”,表示尊其佛法造诣高深。

(四)中国朝代最长的是哪个朝代

1、周朝(前1046年—前256年)是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第三个王朝。周王朝一共传国君32代37王,享国共计791年。

2、周朝分为西周(前1046-前771年)和东周(前770年-前256年)两个时期。、西周由周武王姬发创建,定都镐京,营建东都成周洛邑。其后周穆王又筑宫南郑,其后周懿王又迁都犬丘(今陕西咸阳)。公元前771年镐京陷落,西周灭亡;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平王东迁,定都成周(今河南洛阳),此后周朝的这段时期称为东周。史书又将西周和东周合称为两周。其中东周以“三家分晋”为节点,又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3、在灭商之前,周部落源自华夏民族,因为遭到戎、狄等西北地区游牧部落的侵扰,周部落的首领古公亶父率领周人迁移到岐山下的平原定居下来。生活于渭河流域,其始祖姬弃就是被称为农神的“后稷”,以姬为氏,周人嗣其姓”,语言为上古汉语,文字上仍采用古汉字,在民间记事仍以龟骨和牛骨刻字记事为主,王室则以新兴的锦帛等记事为主。周朝实行分封制(封邦建国),周王则为“天下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