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频率到差别不大,基本上可以无视。但i3是双核四线程,虽然不是真四核,但这个超线程据说能提升30%-40%的效能。
2、一般的应用差别不大,负载高或开的东西多了,区别就应该有。主板都至少都配有一根3.0 x16插槽,如果需要组建多卡平台,需要注意是否主板是否支持多卡。例如本文中的华硕B85 PLUS,它是有两根PCIe显卡插槽。
1、安徽白茅岭可以去白茅岭风景区,在郎溪县城关镇东南16公里,与广德县接壤处,走向南北,长14公里,宽2~6公里。
2、由石灰岩、砂岩、页岩等组成。白茅岭的山腰下都是荆棘乱石,而山的上半部却是树木葱郁、花草鲜艳。站在很远的地方看去,就像半个西瓜皮盖在山上面。
3、据传说,原来这山顶上有三根白茅草,上接天,下接地,凡人是看不见的。相传它是无形的宝草,不论天气多么干燥,它都能把银河上的水接下来。山顶上经常是细雨蒙蒙,滋润着绿茶树木、鲜花嫩草。
4、山顶上还有几十间寺庙,很多和尚都在那儿修行,每年两县的绅士、名人经常不断的上山休闲观光。
1、清明节是传统的春祭大节,与之相对应的是重阳节的秋祭。清明扫墓,即为“墓祭”,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祭扫祖先是对先人的缅怀方式,其习俗由来久远。据考古,广东英德青塘遗址发现万年前的墓葬,经加速器质谱(AMS)测定,年代距今13500年左右,表明距今1万多年前,古人已具有明确的有意识墓葬行为和礼俗观念。扫墓祭祖,是清明节俗的中心。清明之祭主要祭祀祖先,表达祭祀者的孝道和对先人的思念之情,是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一种文化传统。
2、清明祭祀在清明前后,各地有所差异,清明祭祀按祭祀场所的不同可分为墓祭、祠堂祭。以墓祭最为普遍,清明祭祀的特色就是墓祭,清明祭祀主要是由于采取墓祭方式。另一种形式是祠堂祭,又称庙祭,庙祭是宗族的共同聚会,有的地方径直称为“清明会”或“吃清明”。清明节祭祖,按照习俗,一般在清明节上午出发扫墓,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先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或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拜祭。
3、踏青为春日郊游,也称“踏春”,一般指初春时到郊外散步游玩。清明节期间到大自然去欣赏和领略春日景象,郊外远足,这种踏青也叫春游。古代叫探春、寻春,其含义,就是脚踏青草,在郊野游玩,观赏春色。踏青这种节令性的民俗活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源泉是远古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这种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对后世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