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春分以后以后,只要早晚温度不是过低,北方农村的菜园里可种植的蔬菜有很多。菠菜,生菜,黄瓜,豆角,芹菜,莴苣等等各种蔬菜都可以种植了。
2、种植生菜的人家比较多,生菜跟菠菜差不多,都属于叶类蔬菜,种植管理都比较简单,只要翻地的时候适使一次肥,以后基本上就不太用施肥了,只要有足够的水分就可以。
1、一般,把保鲜温度设置在0-4度为宜。储藏的品种不同,保存期限也不同,要求保鲜库内温度也不相同。蒜黄、葱头、菠菜、香菜、胡萝卜、甘蓝、芹菜、莴笋等这类的蔬菜在保鲜库内适宜温度为-1-+1度,存放期限在30-90天。
2、像土豆,在+2-+4度就可以了;柿子椒、菜豆、黄瓜、番茄等这些蔬菜保鲜库温度为+7-+13度,60天左右。
1、咬春习俗一般吃萝卜。在“立春”节气,我国民间讲究要买个萝卜来吃,叫做咬春。因为萝卜味辣,取古人“咬得草根断,则百事可做”之意。既为防病,又有迎接新春的意味。
2、立春这天,全国各地都有“咬春”、“尝春”的习俗。无论咬春还是尝春,都用带辣味的蔬菜。“咬春”就是立春时吃生萝卜,以脆嫩多汁的青萝卜为上。俗传立春日咬一口生萝卜就可以消除春困。有些地方,这天人人手拿一个生萝卜,待立春时刻一到,不约而同地咬下去,据说谁在立春那一瞬间咬住了萝卜,谁就能青春永驻,长生不老。
1、胡萝卜
正值秋季,胡萝卜作为应季蔬菜作为首选,胡萝卜,性温,富含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A,维生素B,可以增强食欲,滋养眼睛,清热解毒。胡萝卜还可以改善秋季皮肤粗糙干燥。
2、西兰花
西兰花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C,可以提高人体免疫能力,改善秋燥带来的皮肤损伤,让皮肤更加有弹性和光泽。
3、南瓜
南瓜性温,味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具有良好的滋补作用,并且做菜的方法也很多,也是一种对抗秋燥的蔬菜。
1、平整土地、平衡施肥
大棚蔬菜种植要求相对较高,不管是土壤的质量程度,还是施肥管理都有高要求,需从科学角度出发。选择种植的蔬菜土地要平整、精细,在种植前对土地要翻新、施肥、除草等。由于大棚内的温度与外界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施肥需适量,避免过量施肥造成土壤变质。适当增加施磷钾肥,减少氮肥使用。
2、选择合理的棚型结构
在一般情况下,选择棚型跨度在8-12m,大棚长度在60-120m,三面土墙、三排立柱,在立柱上最好使用竹或钢立架。在棚面使用覆盖无滴膜,从而增加大棚内的温度。
3、品种选择
最好选择的品种可以耐低温、光照要求低、抵抗力强、耐高湿、产量高、种植时间短的品种。种植的大棚蔬菜产量高、品质好才能满足市场需求,提高经济效益。如种植黄瓜、番茄、青椒等。
4、合理利用“棚气”,调控温湿度
大棚蔬菜在种植过程中,由于大棚内密闭,易产生一些有害物质,损害了蔬菜的生长速度。因此,要正确控制棚气,并合理运用棚气。在早上大棚内的蔬菜较为缺乏二氧化碳,应适当补充CO气肥,促进蔬菜的生长。在午间气温较高的时候,适当打开通(2)风口,进行换气,避免有害气体伤害蔬菜。选择种植的大棚蔬菜以喜温型为主,最佳温度25℃-33℃,生存上最高温度不能超过44°,最低不能在0°以下。当温度超过33℃时,要给予降温处理,可以采用定期开棚通风、换气孔、喷雾等。当低于0℃时,给予加温处理,如热风加温等。注意控制棚内湿度,避免湿度过大影响蔬菜的生长。因此,需经常通风换气,改善大棚内的湿度。
5、膜下滴灌浇水
在大棚内水分蒸发和扩散相对比较慢,多部分大棚蔬菜的蒸发速度比外面种植的蒸发量低一半,尤其在晚上、阴天、冬季的时候,空气的湿度早已在饱和状态。大棚内湿度过高,严重影响蔬菜的生长。因此,大棚蔬菜可以采用膜下滴灌浇水法进行灌溉,这种方式,不仅能大大改善棚内环境,而且把湿度控制正常范围内,保持棚内温度,降低了病害的发生率,蔬菜的产量也得到提升。膜下滴灌浇水是一个经济实惠、方便、有效的灌溉方法。
6、科学打药治病
由于蔬菜在生长过程中,易产生害虫,主要的防治方法就是打药除虫、综合防治。常见的害虫有地老虎、蚜虫等。除虫要选择科学打药,必须是正确的时间,选好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