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拥有正确的原生家庭观要注意:合理地释放内心的悲痛和愤怒、在乎自己的感受、拥有自我界定、不再自我惩罚、坚守自己的立场、创伤无法排解时候需要专业的心理治疗。
2、合理地释放内心的悲痛和愤怒,只有释放了内心的悲痛和愤怒,只有将责任归于那些应该负责的人—你的父母之后,真正的解放才能降临。
3、在乎自己的感受,当你把父母的感受当作你大部分人生决定的基础时,你正在放弃自己的自由选择权。如果在你心中,父母的感受永远占首位,那么你的人生也将由他们驾驭。
4、拥有自我界定,习惯于做平淡的回应而不是剧烈的反应,明确表明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对自己愿做和不愿做的事情设定限度。做到以上几点相信你与父母的关系必然会有所变化。
5、不再自我惩罚,如果不能认清主要的责任方,你就会一辈子把这个重担背负在自己的肩膀上。如果你一直因此而责怪自己,你的内心就会永远充满耻辱和自我憎恶,你就会不停地惩罚自己。
6、坚守自己的立场,与父母对峙重要的不是他们的反应,而是你的回应。如果面对父母的暴怒、谴责、威胁和狡辩时你能坚守立场,那么你将会体验到决战胜利的辉煌。当然与父母对峙不是为了报复他们、惩罚他们、让他们收敛、向他们发泄你的愤怒、从他们身上寻回些补偿,而是为了直面他们、彻底克服面对他们时的恐惧、告诉他们实情、为你们此后的关系定位。
7、创伤无法排解时候需要专业的心理治疗,有些心理创伤需要专业的心理治疗,借助外力帮助我们摆脱根深蒂固的控制。
1、完美主义:逼着孩子做超过他能力的事,在这种家庭中长大的人,情绪是焦虑的,行为是强迫性的。很多事情即使孩子能够做到,他也是焦虑紧张的,做不到就会自卑沮丧。这样家庭培养出来的孩子,极易认为事情做不好都是自己的错,容易自卑、和胆小。
2、过度高压:从不允许孩子发表自己的看法,只有父母说,外向的人,被高压,会逆反,如果父母继续高压,孩子一味逆反长大后可能会行为偏差,用固执来保护自己,用来对抗。内向的人,被高压,会退缩在里面,比较危险。
3、过度溺爱:毫无原则的妥协、让孩子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图行事,被溺爱的孩子是任性的,有手段的,当父母不满足他的要求时,他就会出手段了。常常以自我为中心,被溺爱的小孩,内心是空洞的。经常用愤怒来控制别人的,所以愤怒很多。
4、过度保护:父母总是过份担心,过度焦虑,孩子什么事都包办,过度保护是拿掉了孩子的独立自主,孩子常常会依赖他人。这样的孩子学习能力会下降,严重的连生活都不能自理,就是我们所谓的“巨婴”。
5、过度惩罚:虐待性的惩罚,无限制的打骂和体罚,孩子一犯错就要打,这样的孩子常常会认为自己是个很糟糕的人,容易自卑,长大后要他肯定自己是很难的。
6、忽略:父母太忙碌,从不去关注孩子的内心,孩子如果常常被忽略,就会滋生出强大的竞争心,变得争强好胜。孩子常常会做出一些不恰当甚至伤害性的行为来吸引父母的注意。
7、拒绝:父母亲永远是冷漠的,极少与孩子有肢体上的接触,在言语上也很少关心。更多的是关注在事情上而忽略孩子这个人。这样的家庭成长的孩子,长大后往往也会比较冷漠。
8、性侵,在小的时候被性侵过的,通常是被亲人、熟人、父母的朋友和邻居等。有的人一辈子也走不出这个阴影,往往会看不起自己,甚至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
9、争吵与暴力:父母关系恶劣,父母争吵对孩子最大的影响就是亲密感,安全感,这样的孩子很容易走向极端。有些孩子甚至会采取自残的行为。抗压能力也比较弱。
1、原生家庭是一个社会学概念,拼音是yuán shēng jiā tíng。是指儿女还未成婚,仍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家庭。新生家庭就是夫妻双方组成的家庭,这样的家庭不包括夫妻双方的父母。
2、每个家庭都是有系统排列的,家庭有原生家庭和新生家庭之分。 原生家庭和新生家庭是一组相对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