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鸡肉(鸡胸肉或鸡腿肉均可,鸡脯肉不容易入味,炒出来鸡肉嫩滑不足,所以可用鸡腿肉,但鸡腿肉更加考验刀工)切丁,黄瓜切丁,大葱切段。鸡丁用料酒,淀粉进行腌制。将两勺糖,两勺醋,一勺酱油调成酱汁。
2、热锅冷油,将花生米稍微炸一下,然后捞出,并用姜蒜,花椒,辣椒进行爆香,之后放入鸡丁,稍微翻炒,并捞出,锅里留一点油,加入一勺豆瓣酱,切记用小火加热,因为豆瓣酱易糊。
3、将鸡丁放入锅中均匀翻炒,将酱汁倒入,继续翻炒,然后将黄瓜丁,葱段,花生米倒入,最后呈出来,宫保鸡丁就完成啦
制作步骤
1、鸡腿去骨、去皮后洗净,用刀背拍松鸡肉,切成1.5厘米大小的丁,姜和蒜切片,葱白切成小圈。
2、鸡肉丁加入少许黄酒,一点点盐,用手反复抓黏稠,再放入干淀粉抓匀。
3、将糖、米醋、料酒、生抽、盐放入容器中调匀,放入葱姜蒜,加入适量水,做成料汁。
4、锅烧热 ,倒入油,待油温7成热时,放入腌好的鸡丁,翻炒至鸡肉变白盛出。
5、锅中剩少许油,放入花椒、干辣椒,用中小火炒香后,将料汁里浸泡的葱姜蒜捞出,放入锅中炒10秒,接着把鸡肉倒回锅中,用大火炒30秒,倒入料汁,颜色变油亮时,加入辣椒油,最后放入花生米即可。
6、宫保鸡丁(Kung Pao Chicken),是一道闻名中外的特色传统名菜。鲁菜、川菜、贵州菜中都有收录,原料、做法有差别。该菜式的起源与鲁菜中的酱爆鸡丁,和贵州菜的胡辣子鸡丁有关,后被清朝山东巡抚、四川总督丁宝桢改良发扬,形成了一道新菜式——宫保鸡丁,并流传至今,此道菜也被归纳为北京宫廷菜。之后宫保鸡丁也流传到国外。
7、宫保鸡丁选用鸡肉为主料,佐以花生米、辣椒等辅料烹制而成。 红而不辣、辣而不猛、香辣味浓、肉质滑脆。由于其入口鲜辣,鸡肉的鲜嫩配合花生的香脆。
2018年9月,被评为“中国菜”之贵州十大经典名菜、四川十大经典名菜。
1、清朝山东巡抚丁宝桢对烹饪颇有研究,喜欢吃鸡和花生米,并尤其喜好辣味。他命家厨将“酱爆鸡丁”改良为辣炒,开创了一到以鸡丁、红辣椒和花生米爆炒而成的佳肴,这本是丁家的私房菜,后人尽皆知。丁宝桢为官刚正不阿,死后追赠“太子太保”,“太子太保”是“宫保”之一,为纪念丁宝桢,所以这道菜命名为“宫保鸡丁”。
2、鸡腿切刀剔骨,把鸡肉切成一、二厘米的鸡丁,依次加入料酒、盐、蛋清、生粉拌匀。
3、葱、蒜、姜切片,油温烧至五成,鸡丁下锅过油,加油煸炒,放入胡椒酱、葱姜蒜、干胡椒和花椒。
4、爆炒鸡丁,倒入酱油上色,加水炒制,放入糖、盐、醋调味,放花生米快速翻炒,盛出即可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