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春江花月夜》是唐代诗人张若虚的诗作。此诗沿用陈隋乐府旧题,运用富有生活气息的清丽之笔,以月为主体,以江为场景,描绘了一幅幽美邈远、惝恍迷离的春江月夜图,抒写了游子思妇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以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
2、张若虚(约670年—约730年),扬州(今江苏扬州)人,诗人。曾任兖州兵曹。唐中宗神龙年间与贺知章等以吴越文士扬名京都。以《春江花月夜》知名,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为“吴中四士”。
1、爽身粉除了能吸收汗液,滑爽皮肤,也可减少痱子发生。
2、夏季浴后或理发后,扑散在身上或头部,能给人以舒适芳香的感觉。
3、用在头发上可以让头发蓬松,因此不少来不及洗头但是需要外出的女性也会使用爽身粉铺在头发上让头发变得干爽、蓬松。
1、商周时就能用上扫帚。
2、扫帚是我们用来扫地除尘的工具,源于中国,在在四千年前的夏代被一位叫少康的人发明而来。扫尘的习俗起源于尧舜时期,到了唐宋的时候,每当腊月二十四就有了“扫年”的习俗直到商周时期,古人们就广泛的使用扫帚扫地了。
1、使用滚筒洗衣机专用清洗剂清洗:先将清水加至高水位,机器运转5分钟使清洁剂充分溶解,能加温的滚筒洗衣机可加热到40℃,关闭滚筒洗衣机电源至少浸泡1小时,再按日常洗涤模式清洗机体,停止后会看见大量的污垢碎片漂浮在水面上。这样隔个把月清洗一次,机内污垢就很难堆积了。另外,平时每次洗衣结束后,不要急着关滚筒洗衣机门,让机内通风以保持干燥,可防止积垢霉变。
2、使用漂泊剂清洗滚筒洗衣机:加入适量漂白剂,一定要选用含氯的漂白剂。在40升水中,加入300毫升漂白剂。调节到高水位,等水加满后加入漂白剂搅拌均匀。慢慢发起的泡沫,是内桶里残留的洗涤剂溶解所致。大约二十分钟后,漂白剂会让内桶背面的污垢彻底清洗下来了。搅拌完脱水时,滚筒洗衣机的内桶的底部,会残存污垢,还要再放一次水,以便把污垢彻底排干净。
3、使用家用白醋清洗滚筒洗衣机:加入清水,水没过滚筒洗衣机洗衣桶的一半以上,不放任何洗涤物品,浸泡3个小时,再启动洗衣开关,冲刷几次,然后倒掉一半的水,加白醋(尽量多些),搁置一夜后,放出洗涤水,再用清水清洗一次,敞开机盖待干即可。另外,还有这样一个普遍现象,很多业主们在衣物洗后或许都会不同程度的擦干内筒,虽然看上去内筒是干净的,就认为滚筒洗衣机是干净的不需要对滚筒洗衣机清洗。其实我们看不到的深处滚筒洗衣机已经产生了“垃圾”,所以说滚筒洗衣机长时间后产生脏污是必然的,及时清洗滚筒洗衣机是尤为关键的事情。
1、人类祖先早有漱口、刷牙的习惯,在公元前3000年苏美人乌尔城邦的国王墓穴中就曾发现过清理口腔用的最早工具——牙棒。在古希腊和罗马时代,人们用动物骨灰做牙粉,清理口腔,现在还有些原始部落用木炭、盐水、细砂、树枝来清理牙齿。
2、阿拉伯人现在还从一种叫Arak的树上取下树枝,将一端捣碎,做成刷状,用来清理牙缝及刷牙,称之为Miswak,是一种天然牙刷,据科学家分析,这种树枝含氟及皂素,可预防蛀牙,并有止痛作用。
3、中国最早的牙齿洁具是杨柳枝,在晚唐时期,那时都把杨柳枝泡在水里,要用的时候,用牙齿咬开杨柳枝,里面的杨柳纤维就会支出来,好像细小的木梳齿,很方便的牙刷。古语“晨嚼齿木”就是这个来源。
4、宋代,已有了类似牙膏的替代物,古人以茯苓等药材煮成“古牙膏”,早起用来漱口。如果怕清洗不干净,便用手指代替现在的牙刷,在不然,就是先前说的杨柳枝,沾上古牙膏清理牙齿。
5、从古书记载来看,到了南宋,城里已经有专门制作、销售牙刷的店铺。那时的牙刷是用骨、角、竹、木等材料,在头部钻毛孔两行,上植马尾。和现代的牙刷已经很接近了。
6、也有青盐用布或者手指,或上面提到的古代牙刷,用这些蘸了,擦牙齿,然后用清水漱口。据说,古时候有段时间很流行一种妆啊,黑齿,就是把牙齿全都染成黑色,作为一种时尚美。审美观念让人实为不解,也许这样好,反正都染黑了,一劳永逸,也不用考虑洁齿。
7、直接关于漱口的记载,见隋代巢元方著《诸病源候论》:食毕常漱口数过,不尔,使人病龋齿。这里指的是饭后漱口,也有人主张晚上漱口,认为晚上漱口对保护牙齿有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