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主食:
汉朝以前以粟,豆为主,麦子穷人都不爱吃,主要是先秦脱壳技术不好,连壳一起煮那酸爽牙都硌掉了。稻子南方普遍食用,但磨推广是汉朝了,先秦靠女人舂米,累吐血。玉米番薯是明末清初的事了,麦稻由于没彻底驯化,产量感人。
2、副食:
豆腐汉朝有了,以后中国人就有蛋白质了,这是中国人的恩物,汉朝以后豆腐脑豆腐乳豆腐干豆腐皮冻豆腐百姓也能吃得起了。
3、蔬菜:
《诗经》里提到的132种植物,其中作为蔬菜的就有20余种,随着时代变迁,其中部分品种已退出蔬菜领域,成为野生植物,如荇、苕、苞之类。战国及秦汉时期,我国人民食用的主要蔬菜有。葵、霍(豆子的嫩叶)、萝卜、韭菜、蔓菁现在常见的蔬菜如茄子、黄瓜、菠菜、扁豆、刀豆等都是在魏晋至唐宋时期陆续从国外引进来的。宋代以来,我国蔬菜的种植和食用就更加广泛了。
除了从国外引进外,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还自行培育出一些极为重要的蔬菜品种,如菱白和白菜等,想不到宋以前白菜都木有吧,种植蔬菜的技术也有进步,东京汴梁民间也可以在春天吃到新鲜的蔬菜了,宋朝的帝都人古代最爽没有之一。到元、明、清以来,又陆续有一些品种加入我国菜谱中来。如胡萝卜辣椒和西红柿。清代末期,我国现有传统蔬菜品种基本上都出现了。
4、肉类:
秦汉以前狗肉吃的不少,猪不阉割肉不好吃也养不肥,牛肉几乎大部分朝代都不允许吃,因为耕牛难得,羊肉很不错但大部分百姓一辈子也吃不到几次,草原民族也是一样很少宰羊吃的。鱼类,没有水库的古代人,河里那几条鱼够个屁,几个孩子一下午就能把一条小河的鱼抓光,再想吃得明年,水库养鱼是70年代推广的,广大群众才能有条件天天吃鱼。
5、水果:
水果有橘子、桃子、小苹果、枇杷、荔枝、香蕉枣但都不多,受限于交通和运输(步行日行50里,骑马300里),大部分人只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比如北京人不可能像现代如想吃荔枝就有荔枝,想吃橘子就有橘子,很多人一辈子只吃过一样,大面积种植更是很少。
1、一般说来,我国的古代建筑多以木材、砖瓦为主要材料,结构方式受限于材料的单一所以并不如现在繁多,主要以木构架结构为主要,但因为古人的智慧创造,也是丰富多样的。木构架结构以榫卯相吻合,框架富有弹性。
2、木构架结构下面又细分为抬梁、穿斗、井干三种。抬梁式多用于宫殿、寺院等大型建筑物,穿斗式多用于较小的建筑物。井干式比较简陋,使用的情况较少。木构架结构能赋予建筑物以极大的灵活性,且有利于抗震,是“墙倒屋不塌”的典型代表。
1、尚宫,即“宫中女官”的简称,指的是在宫中担任官职的女人。
2、尚宫设尚宫局、尚仪局、尚服局、尚食局、尚寝局、尚功局六局和下属二十四司。而尚宫,是六局中尚宫局的负责人。另外,中国历史上较为著名的尚宫有柴氏、贺娄氏等,均为唐朝人。
1、答案:不是。
2、答案解析:在宋朝年间便开始了古式的做法,《燕京岁时记》记载:冰糖葫芦,乃用竹签,贯以山里红、海棠果、葡萄、麻山药、核桃仁、豆沙等,蘸以冰糖,甜脆而凉。茶楼、戏院、大街小巷到处可见,现已成为中国传统小吃。冰糖葫芦具有开胃、养颜、增智、消除疲劳、清热等作用。
1、子时: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
2、丑时: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
3、寅时: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
4、卯时:北京时间05时至07时
5、辰时:北京时间07时至09时
6、巳时:北京时间09时至11时
7、午时:北京时间11时至13时
8、未时:北京时间13时至15时
9、申时:北京时间15食至17时
10、酉时:北京时间17是至19时
11、戌时:北京时间19时至21时
12、亥时:北京时间21时至23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