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费比=费用/销售数量。
2、它是由美国奥克拉荷大学企业管理博士、台湾中兴大学商学院院长郭昆漠总结并推荐的推销公式。“费比”是四个英文字母FABE的译音。这四个英文字母分别为四个英文单词的第一个字母。它们表达了费比公式的四个推销步骤:
3、第一步,把产品的特征详细地介绍给顾客(Feature)。
4、第二步,充分分析产品优点(Advantage)。
5、第三步,尽数产品给顾客带来的利益(Benefit)。
6、第四步,以“证据”说服顾客(Evidence)。
1、BMI的计算公式:
体质指数(BMI)=体重(kg)÷身高^2(m)
EX:70kg÷(1.75×1.75)=22.86
2、BMI指数(即身体质量指数,简称体质指数又称体重,英文为Body Mass Index,简称BMI),是用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平方得出的数字,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主要用于统计用途,当我们需要比较及分析一个人的体重对于不同高度的人所带来的健康影响时,BMI值是一个中立而可靠的指标。
1、税金计算公式为:(直接费+间接费+利润)×税率。
2、税金是指企业发生的除企业所得税和允许抵扣的增值税以外的各项税金及其附加。税金通常包括纳税人按规定缴纳的消费税、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教育费附加等,以及发生的土地使用税、车船税、房产税、印花税等。
年利率/360=日利率。银行计算存期以360“天”为一年,所以可以把年利率看作是与银行约定的总收益,这样就可以认为每天都得到这份收益的1/360。
存期=(到期年-起存年)*360+(到期月-起存月)*12+(到期日-起存日)。每个月份都被看作30天,所以实际的天数跟计息天数会发生不一致,所以前面斜体的“天”用了引号。这样我们回头看例子就知道,3个月定期的总利率=月利率*3=(年利率/12)*3=0.5175%,10000元收益是51.75元,扣除利息税,还剩41.4元。(注意:在存期公式中,如果发生不够减的情况,可以按“1年=12月;1月=30日”的关系借位。)
四期三个月定期的利率=1*(1+0.5175%)^4-1=2.086% ,比一年定期3.06%相比少了0.974%。假设还是前面所说的10000元,那么就是差了97块4毛钱。 看完这些,你是否对利息的计算有所了解了呢?
这里隐藏着一个假象。表面上收益较高的长期定期反而有可能不如连续的多次短期!这是因为利率是会变动的,而银行计息仅仅取决于存入当天的利率。这样,在存期内如果国家有上调利率的政策,你都不会反映到以后的利息中,在现在这个加息频繁的时期,如果把钱都存成3年、5年的定期存款,不仅要忍受流动资金减少带来的不便,还会使存款面临加息导致的相对贬值的风险,到时候提也不是不提也不是!所以可千万不要被表面现象骗到哦!
1、应纳税所得额等于(月收入-五险一金-起征点-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2、新个税法于2019年1月1日起施行。
3、2018年10月1日起施行最新起征点和税率。
4、纳税人的工资,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以及专项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5、依照税率表,按月换算后计算缴纳税款,并不再扣除附加减除费用。
6、新个税法进一步调整优化了个人所得税的部分税率级距。
7、改革后,工资所得为综合所得。
8、专项扣除包括居民个人按照国家规定的范围和标准缴纳的基金养老保险金、基本医疗保险金、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等。
9、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信息或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