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料:主料鸡胗250g,毛豆250g。
2、调料:食盐适量,调和油适量。
3、准备好鸡胗,准备好毛豆。
4、把鸡胗洗净切好,放在盘中备用。
5、毛豆去皮、洗净。
6、把油倒入锅中,待油烧热后把鸡胗放在锅中炒,炒的半熟之后盛起來备用。
7、把豆子放在锅中炒。
8、把鸡胗和豆子一起炒,并加辣椒酱调顏色。
9、加调料,调味后出锅。
1、冷藏保鲜法:把青毛豆放入塑料袋中进行密封起来,找一个厚实的塑料袋,直接放入冰箱内进行保鲜即可。
2、直接冷冻法:将剥好的毛豆装进保鲜盒或大点的饮料瓶里,然后放进冰箱冷冻即可。
3、焯水冷冻法:将毛豆仁剥开,将剥好的毛豆仁倒进开水里焯一下,然后沥干。用保鲜袋装好,放进冰箱的冷冻层里即可。
4、油炒冷冻法:把剥好的毛豆用清水洗一下,沥净水分。炒锅倒适量油,油量就是一般炒菜的油量,把油烧热后,倒入毛豆稍微煸炒一下,然后出锅摊放至凉透。把凉透的毛豆装入保鲜袋中。然后扎紧袋口,将保鲜袋放入冰箱冷冻室保存,冷冻保存即可。
1、食材:香叶2片,水2000克,小茴香5克,植物油20克,八角两个,毛豆500克,盐30克。
2、毛豆清洗,用盐水泡下,准备香料和盐。香料和盐全部倒入水中,大火煮开五分钟。
3、五分钟后放入毛豆,倒入植物油,中火煮25分钟,关火晾凉,装盘。
1、以泡观鱼:水泡是鱼类呼吸、觅食、触动泥土或从鱼嘴里吐出的鱼泡。水泡是反映鱼儿浮动的方向、品种、数量、大小、密度高低的重要标志。以泡观鱼,垂钓者能得到水下信息。鲫鱼泡:水泡细小而密集,一次连续两个或多个,大小基本相同。有时冒一大一小两个泡,大的冒出后紧跟一小泡。水泡的大小决定鲫鱼的大小,如果大泡有豌豆那么大,鱼大约在半斤以上。鲤鱼泡:水泡成团,一个泡紧跟着一团水泡。水泡越多越大,说明鲤鱼也越大。不过,因鲤鱼有在淤泥里拱食的习性,也表现为一路杂泡移动,或者时不时向前升起团泡。草鱼泡.一闭碎泡.一般先冒一两个较大的水泡,然后陆续冒出一些小的水泡,泡出水面还炸开。
2、以水纹观鱼:根据水纹观察水下鱼儿的动向:风平浪静时,水面平如镜,看不到小鱼活动,也无法判断水下是否有鱼;如水波粼粼,水面不时漾起涟漪,有鱼打出水花,或追逐嬉戏,时而跃出水面,表示水下的鱼很多;水面游动嬉戏的小鱼突然受惊,四处逃散,或水面有隐约的波纹,多是大鱼活动觅食所致:如果有鱼群浮在水面嚼水,这说明水里缺少氧气,鱼儿不会觅食。
3、以水色观鱼:俗话说:水清无大鱼,浑水好藏鱼。水过清大多是无鱼或鱼少。水清而浅,再加上没有浮萍水草等隐蔽,鱼容易看见人和鱼竿的影子,不敢前来摄饵,因而很难钓获。在沟河中垂钓,适合垂钓的水色多是淡绿色、淡蓝色或淡青色,如果水草较多则水色比较清淡。而池塘中最适宜垂钓的水色是淡白色、淡褐色、淡绿色或清中略带点浑。
4、以水草观鱼:看水中水草是否茂盛,如果水草茂盛,说明食草性鱼少。看水草的痕迹,如果水草残缺不齐,草茎漂浮,表明食草性鱼类较多,并可根据水草被啃食的深浅判断食草性鱼类的大小。寸草不生,表明鱼很多。水草的草叶震动,表明草丛中必有鱼栖聚,是垂钓的理想场所。还可根据水草摇动的程度和状态观察鱼的种类。独草轻摇多是鲫鱼,独草弹动多为草鱼,片草轻摇多为鲤鱼。
5、以水味观鱼:垂钓之前,迎风站或蹲在岸边,闻一闻,从水面上吹来的风有无鱼腥味,或用手捧水闻闻有无鱼腥味。鱼腥味越浓,表明鱼群留下的黏液分泌物形成的泡沫就越多,鱼也就越多。反之,则鱼少。
6、听水声:具有一定垂钓经验的人都知道,根据鱼跳跃时伴随的击水声,可以判断鱼情,听鱼儿吃草发出的“嚓嚓”声和大鱼追捕小鱼发出的“扑通”声,有声则有鱼,无声则少鱼或无鱼。
7、看水鸟:鸬鹚、水鸭、白鹭等都是专食小鱼的鸟类,垂钓者来到湖泊、河流,如果见到栖息在水草边的水鸭、白鹭等突然起飞,或看到白鹭在水面的上空盘旋、翱翔,鸬鹚、水鸭在水面游,说明此处的鱼儿较活跃,适宜下钩垂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