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黄历生活 >其他 >什么是互联网思维,打造让用户尖叫的产品
什么是互联网思维,打造让用户尖叫的产品
更新时间:2025-05-26 09:50:13

1 什么是互联网思维,打造让用户尖叫的产品

互联网思维-用户思维 “独孤九剑”第一招是总诀式,第一招学不会,后面的招数就很难领悟。互联网思维也一样。互联网思维,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就是用户思维。用户思维,是指在价值链各个环节中都要“以用户为中心”去考虑问题。

互联网思维-兜售参与感。 一 种情况是按需定制,厂商提供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的产品即可,如海尔的定制化冰箱;另一种情况是在用户的参与中去优化产品,如淘品牌“七格格”,每次的新品 上市,都会把设计的款式放到其管理的粉丝群组里,让粉丝投票,这些粉丝决定了最终的潮流趋势,自然也会为这些产品买单。 让用户参与品牌传播,便是粉丝经济。我们的品牌需要的是粉丝,而不只是用户,因为用户远没有粉丝那么忠诚。粉丝是最优质的目标消费者,一旦注入感情因素,有缺陷的产品也会被接受。未来,没有粉丝的品牌都会消亡。 电影《小时代》豆瓣评分不到5分,但这个电影观影人群的平均年龄只有22岁,这些粉丝正是郭敬明的富矿。正因为有大量的粉丝“护法”,《小时代1》《小时代2》才创造出累计超过7亿的票房神话。

体验至上 好的用户体验应该从细节开始,并贯穿于每一个细节,能够让用户有所感知,并且这种感知要超出用户预期,给用户带来惊喜,贯穿品牌与消费者沟通的整个链条,说白了,就是让消费者一直爽。微信新版本对公众账号的折叠处理,就是很典型的“用户体验至上”的选择。 用户思维体系涵盖了最经典的品牌营销的Who-What-How模型,Who,目标消费者——“屌丝”;What,消费者需求——兜售参与感;How,怎样实现——全程用户体验至上。

互联网思维-专注,少即是多。苹果就是典型的例子,1997年苹果接近破产,乔帮主回归,砍掉了70%产品线,重点开发4款产品,使得苹果扭亏为盈,起死回生。即使到了5S,iPhone也只有5款。品牌定位也要专注,给消费者一个选择你的理由,一个就足够。 最近很火的一个网络鲜花品牌RoseOnly,它的品牌定位是高端人群,买花者需要与收花者身份证号绑定,且每人只能绑定一次,意味着“一生只爱一人”。2013年2月上线,8月份做到了月销售额近1000万元。大道至简,越简单的东西越容易传播,越难做。专注才有力量,才能做到极致。尤其在创业时期,做不到专注,就没有可能生存下去。 法则5:简约即是美 在产品设计方面,要做减法。外观要简洁,内在的操作流程要简化。Google首页永远都是清爽的界面,苹果的外观、特斯拉汽车的外观,都是这样的设计。

互联网思维-极致思维。极致思维,就是把产品、服务和用户体验做到极致,超越用户预期。什么叫极致?极致就是把命都搭上。

互联网思维-打造让用户尖叫的产品。用极限思维打造极致的产品。方法论有三条:第一,“需求要抓得准”(痛点,痒点或兴奋点);第二,“自己要逼得狠”(做到自己能力的极限);第三,“管理要盯得紧”(得产品经理得天下)。一切产业皆媒体,在这个社会化媒体时代,好产品自然会形成口碑传播。尖叫,意味着必须把产品做到极致;极致,就是超越用户想象!

互联网思维-服务即营销。阿芙精油是知名的淘宝品牌,有两个小细节可以看出其对服务体验的极致追求:1)客服24小时轮流上班,使用Thinkpad小红帽笔记本工作,因为使用这种 电脑切换窗口更加便捷,可以让消费者少等几秒钟;2)设有“CSO”,即首席惊喜官,每天在用户留言中寻找潜在的推销员或专家,找到之后会给对方寄出包 裹,为这个可能的“意见领袖”制造惊喜。 海底捞的服务理念受到很多人推崇,但是在互联网思维席卷整个传统行业的浪潮之下,如果海底捞不能用互联网思维重构企业的话,学不会的,可能是海底捞了。 4、迭代思维 “敏捷开发”是互联网产品开发的典型方法论,是一种以人为核心、迭代、循序渐进的开发方法,允许有所不足,不断试错,在持续迭代中完善产品。 这里面有两个点,一个“微”,一个“快”。

互联网思维-小处着眼,微创新“微”,要从细微的用户需求入手,贴近用户心理,在用户参与和反馈中逐步改进。“可能你觉得是一个不起眼的点,但是用户可能觉得很重要”。360安全卫士当年只是一个安全防护产品,后来也成了新兴的互联网巨头。

精益创业,快速迭代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只有快速地对消费者需求做出反应,产品才更容易贴近消费者。Zynga游戏公司每周对游戏进行数次更新,小米MIUI系统坚持每周迭代,就连雕爷牛腩的菜单也是每月更新。

2 互联网思维

人人都在谈论互联网思维,不能不懂朋友圈的话题。

移动互联网时代,你也可以成为大赢家。你知道阿里巴巴、腾讯、搜索引擎、小米是如何借用互联网思维大获全胜吗?你错过了互联网黄金时期,还要错过移动互联网时代吗?

让你产品热销、利润翻倍、人气爆棚的黄金思维。你知道什么才是互联网思维?你知道如何利用互联网思维?这本书就是要告诉你如何借用六大互联网思维,走好三步路,了解用户真是需求、设计出让用户眼前一亮的产品、在营销中说用户爱听的话。

轻松阅读,节省时间。这本书语言通俗易懂,每一章前面都设置导读部分,3分钟就可以知晓章节内容主题。另外书中有大量与我们息息相关的案例,这本书特别用区分正文的字体标示出来,可以有效缓解阅读疲劳。每一节都用最凝练的语言讲述,字数大约1500字左右,半杯茶的功夫就能看完。

为读者着想,价格不能再低了。相同的内容,这本书要比同类书平均为你节省10块钱呀。

下单就打折、评论就能赚积分。一句话,就能轻松赚取千位数积分。

更多附赠。从前勒口处关注编辑的微信和微博号,会为你推荐更多精彩内容,你也可以随时发信联系。

3 工业互联网概念股有哪些

1、高新兴:高新兴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010年成功在深圳创业板上市,公司拥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企业研究院,是国家计算机系统集成一级企业。

2、海得控制:海得控制在南京、杭州、北京、广州、武汉、西安、成都、福州、济南、沈阳、长春、新疆等地设立分支机构和区域机构及产业化基地,业务覆盖国内主要区域。

3、黄河旋风:公司主要生产人造金刚石和金刚石制品,主导产品有UDS系列金刚石压机、人造金刚石、立方氮化硼、金刚石厚膜、金刚石微粉、金刚石制品、建筑机械及自动化控制装置等。

4 产业互联网是什么

1、产业互联网是基于互联网技术和生态,对各个垂直产业的产业链和内部的价值链进行重塑和改造,从而形成的互联网生态和形态。

2、产业互联网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利用信息技术与互联网平台,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实现互联网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将互联网的创新应用成果深化于国家经济、科技、军事、民生等各项经济社会领域中,最终提升国家的生产力。

5 互联网思维的九大思维

1、1、用户思维

用户思维可以简单从三个角度来理解:WHO?WHAT?HOW?这也是营销最基础的底层理论。我们是谁?我们能为你提供什么?我们将以什么样的方式为你们提供。

2、极简思维

极简思维所信奉的特点是:少即是多。所以极简思维下,能砍掉的则砍掉,单点突破,集中精力与资源做好一个业务板块。

1997年苹果评估接近破产,乔布斯回来,砍掉70%的产品,专注于研发指定产品,97年亏损10.4亿美元,98年盈利3.09美元。这种思维模式与营销思维也是一致的,少即是多。结合消费者五大思考模型:只能接收有限的信息;喜欢简单,讨厌复杂;容易失去焦点;缺乏安全感;对品牌的印象不容易被改变;所以越简单越好,不要强行塞给用户一堆东西。

3、极致思维

极致思维,就是把产品、服务和用户体验做到极致,超越用户预期。典型案例是罗振宇的“罗辑思维”,多一点死磕精神,多一点完美主义。从每天早晨60秒的语音,到“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会,坚持了好几年没有变。

让内容处于不断的优化状态,将产品与服务做到最好,这就是极致思维。

4、迭代思维

迭代思维的本质,是要及时乃至实时地把握用户需求,并能够根据用户需求进行动态的产品调整。追求一个字:快。典型案例就是小米。从一开始就让用户参与进来,然后不断的更新和优化产品。

5、流量思维

有人的地方就有流量,流量也意味着体量,体量意味着分量。“目光聚集之处,金钱必将追随”,流量即金钱,流量即入口。有时候“免费是为了更好的收费”,回首当年的360安全卫士,用免费杀毒入侵杀毒市场,一时间搅的天翻地覆,再看看,卡巴斯基、瑞星等杀毒软件,估计没有几台电脑还会装着了。“免费是最昂贵的”,但是也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能选择免费策略,因产品、资源、时机而定。

6、社会化思维

企业利用社会化工具/媒体等,重塑企业和用户的沟通关系、组织管理、运营模式。例如很多女生都爱看的淘宝直播,淘宝大v薇娅上线一小时,在线观看数从0到几百万。很多观众会去帮助传播和扩散。互联网思维:企业与用户之间是网状的沟通,用户既是产品的使用者、也是产品的传播者和评价者。

7、大数据思维

大数据思维,是指对大数据的认识,对企业资产、关键竞争要素的理解。用户在网络上可被监测和分析的行为给了大数据更多的可能性。滴滴的大数据系统可以帮助交通管理部门分析交通的拥堵与路线的实时实用情况。

8、平台思维

平台是互联网时代的驱动力,全球100强的企业里,有60%都是平台型企业。以“什么值得买”为例,老板最初创建的目的竟然是为了给老婆买个包,最后却成就了今年7月的上市。其中与京东,网易考拉等都有合作。平台是共建一个多方共赢的生态圈。

9、跨界融合思维

(随着)互联网和新科技的发展,很多产业的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多,(如)零售、图书、金融、电信、娱乐、交通、媒体等等。举个例子:航空公司与运输公司合作,为运输公司输送客源,然后向每辆大巴车收取一定的租金;而运输公司为航空公司制作机身广告,同时将大巴车以更高的价格转租给大巴车司机。这也是一次典型的流量思维与跨界思维相结合的商业模式,成功的将机场客源流量变现。而整个商业链条中的所有节点都获得了更多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