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细菌对紫外线吸收最快的波长是254nm。
2、细菌中的脱氧核糖核酸(DNA),核糖核酸(RNA)和核蛋白的吸收紫外线的最强峰在254-257nm。.
3、细菌吸收紫外线后,引起DNA链断裂,造成核酸和蛋白的交联破裂,杀灭核酸的生物活性,致细菌死亡。
1、紫外线辐射强度检测: 医院里利用紫外线的辐射强度杀菌消毒是最常见的方法,保证紫外线辐射强度必须使用紫外辐照计来进行监测,因为紫外线灯管由于生产制造、使用方法以及照射时间等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紫外线灯照射的紫外线辐射很难达到标准的杀菌强度。
2、为了确保紫外线消毒灯达到规定的杀菌效果,使用紫外辐射照度计对紫外线辐射强度进行测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紫外线杀菌的关键因素是紫外线消毒灯辐射253.7nm波长的紫外线强度,因为该波段范围最强,最具杀死破坏细菌病毒。此波段与微生物细胞核中的脱氧核糖核酸的紫外线吸收和光化学敏感性范围重合,使生物体丧失蛋白质的合成和复制繁殖能力。
3、紫外线消毒灯的安装位置和照射距离对杀菌效果至关重要,用于空气消毒的紫外线灯可以采用垂直正向照射、反向照射和侧向照射。吊装即将紫外线灯吊装在天花板距离地面2.0±0.2的高度,进行垂直正向照射;将带有反光罩的紫外线灯采用可升降式吊装进行反向照射或装在移动式灯具车上进行正反向照射;侧装即将紫外线灯装载墙壁上进行侧向照射。不管何种安装方式都必须保持灯管之间距离均匀,使得空间辐射强度分布均匀。
4、紫外线杀菌作用较强,但对物体的穿透能力很弱。它适用于手术室、烧伤病房、传染病房和无菌间的空间消毒及不耐热物品和台面表面消毒。
5、一些使用单位紫外线杀菌灯辐照强度小于70μw/cm2(1m处)。有的甚至使用几年未更换,紫外线强度小于40 μw/cm2 仍在使用。要知道,每种微生物都有其特定的紫外线杀灭剂量阀值。杀菌剂量(K)是照射强度(I)和照射时间(t)的乘积,K=It.从式中可以看出高强度短时间或低强度长时间照射均能获得同样的灭菌效果。
6、然而,若紫外线强度小于40μw/cm2 ,则再延长照射时间也不能起到满意的灭菌效果,这中间存在着微生物的损伤修复问题,故应以提高照射强度为主,而不能仅单纯的依靠延长照射时间。这是利用紫外线消毒的一个误区。
7、紫外线杀菌灯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辐照强度会逐渐衰退,再加上随时间的加长,灯管内的水银存在慢漏现象,也会导致辐照强度降低。经实验测定,石英灯管使用1000~4000小时后,衰退率小于20%,而一些厂家制作的高硼灯管使用200小时后,衰退率大于30%,加上高硼灯管本身的辐照强度就小于70μw/cm2 ,因此使用中应选用石英紫外线杀菌灯管。石英紫外线杀菌灯的特点,主要是辐照强度高,衰退慢。石英灯管的原料是采用天然水晶石,透紫率达80%以上,而高硼玻璃的紫外透过率不足50%,紫外线透过率低,辐照强度也低了。
8、紫外线照度计检测的原理是根据紫外线消毒器特定波长(253.7nm),选择特异性光敏元件制作接受元件,当受光器受到紫外线照射时,把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通过放大传输,在紫外辐照计仪表上以电信号或数字信号显示出来。
1、灯光里有紫外线。
2、人工的紫外线光源有多种气体的电弧(如低压汞弧、高压汞弧),紫外线有化学作用能使照相底片感光,荧光作用强,日光灯、各种荧光灯和农业上用来诱杀害虫的黑光灯都是用紫外线激发荧光物质发光的。紫外线还可以防伪,紫外线还有生理作用,能杀菌、消毒、治疗皮肤病和软骨病等。紫外线的粒子性较强,能使各种金属产生光电效应。
3、当紫外线照射人体或生物体后,发生生理变化。不同波长的紫外线的生理作用不同。根据紫外线对生物作用,在医疗上把紫外线划分为不同的波段:黑斑紫外线(曲线 A)在 320~400 纳米波段;红斑紫外线或保健射线(曲线 B)在 280~320 纳米波段;灭菌紫外线(曲线 C)在 200~280 纳米波段;致臭氧紫外线(曲线 D)在 180~200 纳米波段。
4、紫外线对人体的保健作用。波长在 280~320 纳米的月波紫外线照射人体后,能引起皮肤肌体的光化学过程和光电反应,使皮肤产生许多活性物质,从而起到健康保健的作用。采用紫外线照射调节高级神经的功能、改善睡眠、降低血压。经常接受紫外线照射能加强白血球的吞噬能力,增强人的免疫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