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黄历生活 >社会 >我国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是
我国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是
更新时间:2025-05-30 03:53:52

1.我国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是

1、我国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是煤烟型污染。

2、煤烟型污染。是指由煤炭燃烧排放出的烟尘、二氧化硫等一次污染物以及再由这些污染物发生化学反应而生成二次污染物所构成的污染叫煤烟型污染。

3、我国的大气主要的污染物是烟尘和二氧化硫,此外,还有氮氧化物和一氧化碳等。这些污染物主要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内,不经过肝脏的解毒作用,直接由血液运输到全身。

2.在国家财政和银行信用中发挥作用的主要货币职能是

1、在国家财政和银行信用中发挥作用的主要货币职能是支付手段。

2、支付手段是指货币用于清偿债务、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的职能。这一职能是为适应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展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由于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在时空上的差异,就产生了商品使用价值的让渡与商品价值的实现在时间上分离开来的客观必然性。某些商品消费者在需要购买时没有货币,只有到将来某一时间才有支付能力,同时,某些商品生产者又急需出售其商品,于是就产生了赊购赊销。

3.房屋鉴定的主要鉴定类型和标准

1、房屋安全鉴定

房屋安全鉴定机构受委托方要求对房屋进行全面鉴定,确定房屋安全鉴定内容和范围,鉴定机构开始调查和分析房屋原始资料,摸清房屋历史和现状,并进行现场查勘。

对房屋处于危险场地及地段时,应收集调查和分析房屋所处场地地质情况,并进行场地危险性鉴定,对房屋的现状进行现场查勘,记录各项损坏和数据。

必要时,需要采用仪器检测并进行结构验算,对调查、查勘、检测、验算的数据资料进行全面分析,论证定性,确定房屋危险等级,提供加固的处理意见。

2、房屋安全鉴定的分类:

(1)厂房房屋安全鉴定:

客户验厂房屋安全鉴定:欧美客户在进行验厂时要求厂方提交《房屋竣工验收证明》,如企业无法提供,则可针对房屋目前情况,委托独立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房屋安全鉴定,并对不满足安全使用要求的构件提供合理的加固处理建议。厂房设备承重检测:一般为工业建筑(厂房、仓库、生产车间及机房较多),为满足使用需求需在房屋楼面或其他承重构件上增加吊车、档案柜、机械设备、货柜等设备前(后)为了解建筑目前楼面的承载能力是否满足增加设备的安全使用要求的检测鉴定,并对不满足承载能力要求及安全使用要求的构件提供合理的加固处理建议。

(2)中小学培训站鉴定:

根据中国地震局及东莞市教育局等相关单位公布的相关文件要求,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要严格按照《建筑抗震鉴定标准》、《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防洪标准》、等国家有关标准规范及专业规划,进行校舍结构可靠性、抗震能力、综合防灾能力等方面的排查和鉴定。

教育培训机构、学生接送站等公共场所的开业前、转业前和资质年审前的房屋安全鉴定。

(3)酒店特种行业鉴定:

《广东省旅馆业治安管理规定》(广东省人民政府第108号令)申领旅馆业(经营接待旅客住宿的旅店、旅馆、旅社、饭店、酒店、宾馆、大厦、招待所、度假村、山庄、疗养院、会所、接待站等)特种行业许可证前,开业前、转业前和资质年审前必须对房屋进行安全鉴定。

(4)施工周边影响鉴定:

施工周边影响鉴定是指施工前主要对周边房屋的现状进行证据保全及安全性进行评定,施工后对房屋的受损原因及受损程度进行评定,并为出现的损坏提供合理的加固处理建议。

(5)房屋改造鉴定:

房屋在改变使用用途、使用功能改造或增加使用层数前的需要对房屋进行安全鉴定。改造前的鉴定可充分了解建筑目前基础、主体承重构件的承载能力是否满足改造后的安全使用要求,并对不足承载能力要求及安全使用要求的构件提供合理的加固处理建议。

(6)灾损房屋安全鉴定:

受火灾、台风、雷击、雪灾、白蚁侵蚀、化学物品腐蚀及汽车撞击等灾害导致的房屋结构性损伤。

广东省机电建筑设计研究院东莞分院依据原设计要求、国家规范标准及房屋的受灾性质对房屋灾后的结构安全性、使用性及损伤程度进行评定,并为后期的使用提供合理有效的加固处理建议。

(7)房屋质量检测鉴定:

对建(构)筑物的混凝土强度、钢筋布置情况、保护层厚度、截面尺寸、结构布置、钢筋强度、混凝土构件内部缺陷(蜂窝、麻面、空洞)、砖砌体强度、砌筑砂浆强度、平整度、垂直度、楼板厚度、钢材性能、施工工艺、螺栓节点强度、焊缝质量、涂层厚度、管材壁厚等参数存在质疑或者已出现相关结构缺陷时,需按原结构设计图纸和国家规范标准进行复核的工程质量检测鉴定。

4.潍坊地形区的主要分界线

1、地形区,指以某种地形类型(陆地的地形类型有五种: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为主的独立地形单元,不同的地形区之间往往以山脉和河流作为分界线。

2、地形区的命名方式一般为地名+地形类型:如青藏高原地形区,分解为青藏(青海和西藏)+高原(地形类型)。

5.我国教育技术发展历程的主要阶段是什么

1、我国的教育技术发展主要分为两个大的阶段,即电化教育的形成和初步发展阶段和改革开放以后电化教育技术的全面发展阶段。

2、教育技术作为一个新兴的实践和研究领域,在美国开始于视听教育运动,而在我国则是以电化教育的出现为标志。20世纪初叶,幻灯传入我国,开始了最早的无声电影和幻灯教育手段,随着外国视听教育的发展,30年代视听概念引入我国,受到当时政府教育部门和学者的注意,确立了“电化教育”名称。1936年,教育部在南京成立了电影教育委员会和播音教育委员会,这是我国最早的电教机构。

3、解放前当时经济、教育、科技发展落后,我国的电化教育只是星星点点,在少数几个城市,学校,社教机关有所开展,未能大面积推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电化教育得到了很快的发展在北京,天津,上海,广州等地办起电视大学,广播函授大学等学校。一直到1965年我国的电化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发展也很迅速。

4、60年代初的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和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使我国教育受到了严重摧残,整个电化教育事业也处于瘫痪、停止状态。

5、1976年十年动乱结束,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拨乱反正的政策和措施,我国的教育工作逐步得到恢复,电话教育也重新得到起步。

6、到1978年,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电化教育开始得到了迅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