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铁杵成针的主人公是李白。
2、李白是唐代的大诗人,但是小时候读书并不用功。有一天,他的书读到一半,就不耐烦了:“这么厚一本书,什么时候才能读完啊!”于是他干脆不读了,把书一扔就溜出去玩。李白快乐地跑着,忽然,他看见一位老奶奶正在磨刀石上用力地磨着一根铁棒。李白觉得很奇怪,便蹲了下来,傻傻地看了好一阵。老奶奶也不理会他,只是全神贯注地磨着。后来,李白忍不住了,问道:“奶奶,您这是干什么呢?”“我在磨一根针来缝衣服。”老奶奶头也不抬,专心地磨。“磨针?” 李白更加奇怪了,“这么粗一根铁棒怎么能磨成针?!”老奶奶这才抬起头来说:“孩子,铁棒再粗,我天天磨,还怕它磨不成一根针吗!”李白听了,恍然大悟,“对呀 ! 只要有恒心,再难的事情也能做成功的,读书不也是这样吗!”于是他便立刻转身跑回家去,拾起扔在地上的书本,专心地读,从此也不再敢偷懒了。后来他终于成了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诗人。
1、围魏救赵的主人公是战国时期的田忌和孙膑,故事出自《史记 孙子吴起列传》。
2、《史记 孙子吴起列传》,是讲战国时期齐国与魏国的桂陵之战。
3、公元前354年,魏惠王欲释失中山的旧恨,便派大将庞涓前去攻打。这中山原本是东周时期魏国北邻的小国被魏国收服,后来赵国乘魏国国丧伺机将中山强占了,魏将庞涓认为中山不过弹丸之地,距离赵国又很近,不若直打赵国都城邯郸,既解旧恨又一举双得。
4、魏王从之,欣欣然似霸业从此开始,即拨五百战车以庞涓为将,直奔赵国围了赵国都城邯郸。赵王急难中只好求救于齐国,并许诺解围后以中山相赠。齐威王应允,令田忌为将,并起用从魏国救得的孙膑为军师领兵出发。
5、这就是围魏救赵的典故了。
1、大公无私主人公:祁黄羊。春秋时,晋国一个叫南阳的地方缺个县令,晋平公就去问当时大夫祁黄羊,对他说:“南阳县缺个县令,你看,应该派谁去当这个官比较合适呢?”祁黄羊毫不迟疑地回答说:“叫解狐去,他为人公正,做那里的县令最合适了,他一定能够胜任的!”
2、平公惊奇地问他:“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你为什么还要推荐他呢!”祁黄羊笑着说:“您只问我什么人能够胜任,谁最合适当南阳的县令,您并没有问我解狐是不是我的仇人呀!我和他只是私人的恩怨,并不能掩盖他的才华嘛。”
3、晋平公觉得他的话很有道理,也觉得解狐这个人确实不错,就派解狐到南阳县去上任了。解狐到任后,果然很有治理的才能,为那里的人办了不少好事,大家都称颂他。过了一段时间,晋平公又问祁黄羊说:“现在朝廷里缺少一个法官,你看,谁能胜任这个职位呢?”
4、祁黄羊毫不犹豫地说:“祁午能够担任这个职位的。”晋平公又奇怪起来了,问道:“祁午是你的儿子,你怎么推荐你的儿子?不怕别人讲闲话吗?”祁黄羊说:“可是您只问我谁可以胜任法官这个职位,所以我推荐了他;您并没问我祁午是不是我的儿子呀!”
5、晋平公很满意祁黄羊的回答,于是就派了祁午去做法官。祁午当上了法官,果然能公正执法,替人们办了许多好事,很受人们的欢迎与爱戴。孔子听说这两个故事后,十分称赞祁黄羊。孔子说:“祁黄羊说得太好了!他推荐人才,便不推荐他。像黄祁羊这样的人,才够得上说‘大公无私’啊!”
1、逼上梁山的主人公是林冲。
2、逼上梁山具体事件介绍
一天,林冲带着妻子去岳庙进香。被他的顶头上司、奸臣高俅的义子高衙内调戏。林冲忍下了这口恶气。
高衙内不死心,想霸占林妻。他与高俅一起设计,以看刀为由将林冲骗进高府,诬陷林冲持刀闯入白虎堂,将他下狱拷打,将将发配至沧州。
到沧州后,林冲被分配看管大军草料场。高俅父子贼心不死,又派心腹之人前往沧州,放火烧草料场。这样即使林冲不被烧死,也会因草料场失火而被处死。当草料场起火燃烧时,林冲听到高俅的心腹们得意地谈论暗害自己的计谋,他再也按捺不住心头的怒火,将仇人一个个杀掉。以后,林冲毅然上了梁山,走上了反抗宋朝的道路。
3、“逼上梁山”比喻被迫进行反抗。也比喻不得不做某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