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冬至吃饺子的故事源自于医圣张仲景。张仲景出人长沙太守时,一年冬天回家探亲,发现老百姓手脚生疮,耳朵冻烂,于是便让人搭棚子,摆锅,然后将羊肉剁碎,包成耳朵形状下锅,分给人们吃,此后冬至吃饺子的习俗就流传了下来。
2、立冬吃饺子来历故事介绍:相传当时张仲景出任长沙太守,一年冬天他去南阳探亲,在白河岸边看到很多穷苦的老百姓都衣不蔽体,手脚生了冻疮,有的甚至耳朵都冻烂了,张仲景心有不忍,希望用自己的医术来帮助这些老百姓。
3、于是在冬至那天,他让人在空地上搭个棚子,摆上一口大锅,然后将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中煮,煮好后将羊肉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的形状下锅,分给讨药的人们,人们吃了娇耳,浑身发热,耳朵也不冷了。此后每年冬至,人们就会包饺子吃,用来纪念张仲景的艺术和功德。
1、冬至日吃饺子,冬至吃饺子是北方的传统习俗,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说法。但是在北方京津一带,也有传统民俗是要立冬吃饺子,因为立冬是秋冬季节的交替环节,是“交子之时”,因此要吃饺子顺从天意,犒劳一年的辛苦。
2、因此立冬只有京津一带传统习俗需要吃饺子,而一般北方都是以冬至吃饺子为主。虽然两者的时间都不同,但是其中“补冬”的习俗是一样的。北方冬至吃饺子主要是因为饺子和耳朵很像,因此吃饺子可以保佑耳朵不受冻。
3、在冬至这一天,北方人民会早早起来准备做饺子的材料,如:和面、做馅、包饺子等等。冬至吃的饺子,可以有很多馅料可以选择,一般以白菜猪肉、韭菜鸡蛋的馅为主,既有肉类也有蔬菜,这样就能均衡饮食,达到食补的目的。
1、中秋十五月儿圆,天地人间皆欢圆。玉兔嫦娥月上舞,人间甜蜜聚团圆。海潮汐?澎湃浪,江流激浪汹涌前。盛世佳节美无限,天地合拍大合唱。祝友中秋,幸福美满团圆乐!
2、明月本无价,朋友皆有情。路遥千里,难继相思。人虽难至,心相融之。衷心祝愿您和家人团圆美满,幸福安康。
3、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月亮缓缓在沉重的夜里,踟躇碎步飘逸,心,涌动思念无数,泪,滑过月色的指间,一切都了无声息。望断明月泪,秋思尽染尘,在万家灯火的欢乐中,我却孤苦伶仃,无处栖息明月之身。
4、花开富贵并蒂莲,一凤一凰欲双飞。中秋恰逢迎国庆,祖国生日月更明。花团锦簇正芬芳,后庭十里桂花香。金菊吐蕊赞祖国,牡丹花开富贵来。双节祝福总双份,健康富贵已降临。中秋美满,国庆快乐!
1、五一国际劳动节是从1890年开始的。新中国成立以后也就是1949年开始,我们国家正式把劳动节作为我们的法定节假日。
2、 五一劳动节,源于芝加哥工人罢工事件,芝加哥是工人,为了争取八小时工作制给自己争取更多的休息时间和更多的一拳,流了很多血和很多类,然后争取了八小时工作制。再后来全国各地的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聚集在巴黎,然后一起开会,在这个时候就宣布每年的5月1日为劳动节。
1、主料:
猪肘子500克;米线1000克。
2、辅料:
酸菜100克;豆芽100克;韭菜100克;葱花100克;辣椒酱50克;辣椒油50克。
3、调料:
酱油50克;麻油50克;辣椒油50克;盐20克;味精10克;鸡精10克。
4、做法:
(1)猪肘子烧炸秘制;
(2)放入配汤熬制12个钟头以上;
(3)米线烫好捞起盛入大碗中,浇上炖好的猪肘子汤,放入配料,就成了猪脚米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