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腊月二十八7点-9点是可以张贴对联的好时辰。
2、春联本身除了饱含对于新的一年的祝福与期待之外,更多的也就是为春节增甜喜庆氛围,为节日助兴。在年青一代思想越来越开放的今天,人们已经不再拘泥于传统思想的固有成见,在保留传统习俗的同时,更加灵活多变,而贴春联的时间也更加的宽松,对于传统文化中的一些迷信成分予以剔除,将贴春联的范围扩展的更为广泛,比如说新婚贴春联,商店开店,清点贴对联这都包含了一份对于未来的期许而不仅仅只是春节才特有的一个文化象征。
1、大门上忌贴“春”字,春节贴对联时,可以在大门上单贴“福”字,但绝不能单贴“春”字!其实,原因很简单,“春”字含义太丰富了,卖春、买春都是隐晦词汇,所以古代一般青楼或妓院门口,才会贴“春”字,比如天上人间门口就可以贴“春”字!
2、忌讳贴反了左右联,左右联贴反了,这属于硬伤。一般来说,如今左为上联,右为下联,从对联的语境和逻辑上,只要稍微读一下,就能分辨出来,比如“妹妹我思之,哥哥你错了”,逻辑关系很明显。当然,横批如果从右到左写,那对联就右上左下。
1、对联最好是在除夕早上9-12点贴的。
2、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有历史记载的最早对联出现在三国时代。明洪武年间(1368-1399年),在江西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地方,出土一尊特大铁十字架,上铸有三国时代孙权赤乌年号(238-250年)。在铁十字架上又铸有艺术精美的对联云:“四海庆安澜,铁柱宝光留十字;万民怀大泽,金炉香篆蔼千秋。”
3、春联的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渐发展为春联,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1、腊月二十九是“绝日”,这是我国农历历法上对节气交替的一种说法。古人害怕穷尽,认为绝即不吉利,所以按照老黄历的说法,这一天的到来会有很多禁忌,包括贴对联。
2、当然这些都是封建传统的老思想了,并没有多大的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