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春天
(1)春意盎然:表示春天的意味正浓。
例句:在公园里,处处可看到春意盎然的景色。
(2)春华秋实:比喻事物的因果关系,后引申比喻文采与德行,亦指时间的流逝,岁月的变迁。
例句:春华秋实,没有那浩荡的春风,又哪里会有这满野秋色和大好的收成呢?
(3)万象回春:指各种事物都出现了生机。
例句:迨一元方兆,万象回春,道发散于天地人物之间,而无从窥测,修士欲明道体,请于天地将开未开,未开忽开而揣度之,则得道之原,而下手不患无基矣。
2、夏天
(1)烈日炎炎:形容夏天阳光强烈。也可称“赤日炎炎”。例:“烈日炎炎似火烧”。
(2)夏日炎炎:夏天阳光强烈,十分炎热。
3、秋天
(1)一丛金黄:描写秋天果稻谷成熟了。
(2)秋色宜人:秋天的景色,格外漂亮。
(3)林寒涧肃:秋冬间林木凋零涧水枯落的景象。
4、冬天
(1)天寒地坼:形容天气寒冷,把地都冻裂了。
(2)雪虐风饕:虐:暴虐;饕:贪残。又是刮风,又是下雪。形容天气非常寒冷。
(3)呵气成霜:嘴巴里呼出来的气体马上就变成了霜。比喻天气异常寒冷。
1、有关春的诗:
(1)《春思》【唐】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
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2)《春望》【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有关夏的诗:
(1)《夏日南亭怀辛大》【唐】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2)《渭川田家》【唐】王维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句隹]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3、有关秋的诗:
(1)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徐再思《水仙子·夜雨》
(2)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暝》
4、有关冬天的诗:
(1)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白居易《问刘十九》
(2)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崔道融《梅花》
(3)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4)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王冕《白梅》
1、春季,是指我国农历从立春到立夏这一段时间,即农历一、二、三月,包括了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6个节气,其气候特点为温暖潮湿。当春归大地之时,自然界阳气开始生发,万物复苏,带来了生气勃发、欣欣向荣的景象。
2、夏季,是指从立夏至立秋的这一段时间,即农历四、五、六月,包括了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6个节气。夏季的气候特点即炎热,是一个酷暑蒸人的季节。
3、秋季,是指从立秋到立冬这一段时间,即农历七、八、九月,包括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6个节气。秋季的气候特点主要是干燥,人们常以“秋高气爽”、“风高物燥”来形容它。秋季是一个金风送爽、气候宜人的季节。
4、冬季,始于农历的立冬,止于次年的立春,包括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等六个节气,即农历的10、11、12月。冬季的气候特点主要是寒冷。冬季是万物生机潜伏闭藏的季节,此时天寒地冷、万物凋零,一派萧条零落的景象。
1、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梅花》
2、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题稚川山水》
3、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浣溪沙》
4、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5、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别诗二首·其一》
6、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贺铸《芳心苦·杨柳回塘》
7、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8、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春雪》
9、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饮湖上初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