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头发跟自身的营养供给,饮食习惯以及父母的遗传等方面有较大的关联,宝宝到底什么时候第一次理发呢?
1、给新生儿剪头发的最佳时间。
有的宝妈想着给孩子晚1点剪头发比较好,可能很多爸妈就会等到孩子三四个月的时候才帮助他剪掉胎毛,但是如果宝宝头发太长的话,是影响他身体内部热量的散发的,严重的话还会影响他正常的发育,而且如果时间太长的话,头皮表层釉质的分泌物慢慢堆积是不利于毛囊发育的,而有的宝妈却会根据长辈们的经验,即使是孩子头发少也会按时给她剪头发,其实这种方式对于孩子头皮的伤害是比较大的。
其实育儿专家建议宝宝在三个月左右的时候剃掉胎发是忒合适的,但是也并没有太过于硬性的规定,因为不同的宝宝,毕竟他的生长发育的速度是不一样的,头发的长度以及头发的生长速度浓密程度都是不一样的,有的头发长得早有的长得晚,所以宝妈们并不用急于满月剃头的这种旧习俗,而是看头发实际的生长速度,到了该剃的时候就可以给它剪掉了。
2、给孩子剪头发,还有很多注意的事项。
首先第一个需要注意的就是要选择比较正规的婴幼儿理发店,这样的话才能够快速安全的为宝宝完成剪头发的这样的工作,第二个要注意选择比较合适的理发工具,这是针对于一些宝妈打算在家中为孩子胎毛盒需要注意的一个事项,要选择合适的理发工具,才能够确保她的安全,不会影响毛囊健康,还要注意就是选择合适的理发时间了,要选择宝宝睡着的时候不要带宝宝醒着的时候,因为一旦他情绪不稳,就会有可能伤到孩子。
1、对新生儿的眼屎问题,首先要考虑的是上火了,而新生儿之所以上火是因为奶粉喝多了,或是妈妈吃了热气的东西才导致喂养母乳的新生儿有上火而产生眼屎。如果新生儿是喝奶粉导致的就应该要减少奶粉量,多让新生儿喝母乳及多喝水,如果是喝母乳导致妈妈就应该要改变日常饮食方式,多吃清淡的食物减少再让母乳上火的可能性。
2、新生儿出现眼屎还有一种原因是他的眼睛有出现脓性的分泌物,而这种物质都是细菌感染导致,也就是说新生儿的眼睛被细菌感染了,比如擦拭他眼睛的手帕没有经过消毒等等。要看具体情况,如果严重的话需要去看医生来帮助解决。
1、到派出所给孩子上户口。“一小”保险只有上了户口才能办理。
这里需要注意一下时限,尤其是宝宝出生时因为各种原因进了儿科有明确报销需求的。上半年出生的孩子时限上问题不大,下半年出生的越早办好户口交材料越好,保不齐碰上什么特殊时期社保卡三五个月都不一定下来。
一般来说,宝宝出生后,确定了名字才能在医院指定时日办理出生证明,有的爸妈没有提前想好名字或者想参考生辰八字取名的,可能办好出生证明就已经十几二十天以后了。有了出生证明,才能到派出所上户口。
新生儿参保的90天界限是精确到天的,并不是3个月,如果恰逢31天的月份比较多,实际上是不足3个月的时间,而且是指材料送到社保所的时间,一般来说材料交给社区居委会再由居委会工作人员集中送到社保所办理,这个中间可能还有少则一两天多则一周的时间差,所以很多社区会规定出生80天以内交齐材料。
2、到社区居委会咨询所需材料。
每个社区要求的材料及材料的格式都不太一样,所以跑一趟社区咨询一下是最方便的,一般社区都有打印好的材料清单提供。
(1)户口本的首页及本人页。
这个有的社区要求印在同一张A4纸上,有的没有要求。数量有要2份有要3份的,还有要2份首页3份本人页的。
(2)本人近期一寸白底免冠正面彩色照片1张或2张。背面写上孩子名字或要求的其他信息。
注意照片必须是冲洗的,不能是打印的,着深色服装,面部不能有强反光。至于拍摄器材倒是没有要求,在家找个纯色背景(最好是白色,不是白色用其他纯色,P起来比较方便)用手机拍好送去冲洗就行。
以前要求照片必须看到两耳,好在现在婴儿照片基本都取消了这项变态要求,拍过才知道让新生儿照片露出两只耳朵有多难……耳后垫两团纸都不一定能成功。
(3)以孩子名字办理的北京银行借记卡或邮储银行存折或邮储银行储蓄卡一张,并存入1000元。卡或存折的复印件一份。
这个各社区之间差异又很大了。有指定北京银行借记卡的,有指定邮储存折的,也有都可以的;存入的。金额有1000的,也有1200的,还有别的数额的。复印件有要求只印卡面的,有要求要印存折余额的,还有要求和家长身份证印在一张纸上的。Orz。开卡或者开折倒是很简单,带上大人和孩子的身份证明,直接跟柜台说一老一小开户,都懂的。
(4)信息登记表
这个现场填写。要填的信息记不住的话所带的材料上都有。为了节省办理时间也可以事先选好孩子的定点医院并查好代码。
孩子的社保卡可以选择3家定点医院。和大人的社保卡一样,19家A类医院、专科医院(包括儿童医院、儿研所)和中医医院无需选择也可以持卡报销,自选的3家之中其中一家必须为社区医院(建议选离家最近的,平时化验个血象便便开点常用药什么的方便),另外两家也建议就近选择,真有大病的话19家A类医院+儿童医院儿研所足够就医了,没必要选择离得远的三甲医院。实在拿不定主意的话也可以在社区现场咨询工作人员,看街坊邻居们大都选的哪些医院,跟风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