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黄历生活 >生活 >摘辣椒的技巧
摘辣椒的技巧
更新时间:2025-05-25 11:04:15

1)摘辣椒的技巧

1、急摘湿椒不可取。辣椒整秧收获后,有些椒农急于辣椒出手卖高价,而不顾椒果含水量的高低,盲目摘湿椒,再行晒干,以为这样脱水快。结果是事与愿违,不但椒果干得慢,而且椒蒂脱离植株形成的创伤面遭受真菌和细菌的侵染,极易发生霉变。为什么整秧晾晒比单晒椒果脱水快呢?这是因为椒果在秧上时水分可以通过输导组织向整个植株散发,而摘下的湿椒好似一个密封的容器,其表面的角质膜阻止了水分的散发,所以要在整秧晾晒达到标准后再摘椒。

2、“手摇籽响”正当时。10月中下旬辣椒收获后,此时的辣椒含水量约50%—70%,当整秧晾晒辣椒含水量降低到18%—20%时,是恰当的摘椒时机,怎样掌握呢?用椒农的说法叫做“手摇籽响”时,即用水摇晃辣椒秧能听到辣椒籽撞击辣椒壁的声音,当晾晒的辣椒有85%以上达到这一程度时,即可摘椒。

3、“人工回潮”好干活。人工回潮是指在辣椒秧(主要是椒果与秧的接触部位)上喷雾。高质量的辣椒干握在手里感觉微有弹性,又不破碎。实际操作中总有椒果过于干燥易破碎不好摘椒的情况。椒农的做法是在摘椒前5—12小时用喷雾器喷水,水温25—35℃。这样做的好处是:洁净椒面,清除灰尘和泥巴;降低辣味对人的刺激;好干活,椒果破损少。

4、巧用劲,保“封堵”。封堵即椒蒂部位的黄色果肉,它是一个椒果“王国”的门户,是其安全的守护“神”。摘椒的方式不对,极易破损封堵,造成椒果的不完整,使病菌的危害有可乘之机。所以摘椒时,既不要“掐”,也不要“揪”,而要巧用“掰”劲。

5、“阴干”而不要“晒干”。摘下经过人工回潮的椒干,要进行第二次脱水干燥的过程,这一工作要在遮阴的条件下进行才好,比如在通风的荫棚下或通风条件好的室内,不要在阳光下直晒。多年的生产实践发现经晒干的辣椒,本应鲜红的色泽变得暗淡,红中发白,使辣椒外观商品形状变差。原因是辣椒中所含的红色物质——辣椒红素,在阳光照射下逐渐发生光解反映。经过一阶段的阴干,水分含量达到14%左右标准后,经过挑选分级,辣椒即可出售或存放待价而沽。实际操作中把椒干对折一下,然后再打开,在对折线上有一条明显的白印。但对折处没有裂痕,此时辣椒的水分含量就是14%左右。特别应指出的是,在整秧晾晒、摘椒和分级挑选过程中也要尽量避开阳光的直晒,长期存放时蔽光最好。

2)整个青辣椒的腌制方法

1、整个腌制青辣椒时要准备新鲜青辣椒八千克,盐一千克,清水两千克,八角二十克,花椒三十克,生姜二十五克。

2、把准备好的青辣椒用清水洗净去掉表面的水分以后再用干净的牙签在它们的表面上扎一些小眼,扎好以后把青辣椒放到腌辣椒的缸中。

3、把准备好的花椒和八角以及生姜等调味料放到一个纱布袋中,放到锅中加食用盐和清水煮开再煮五分钟,然后关火降温,把煮好的汤汁倒入到腌辣椒的缸中调匀以后,把缸密封好,每天搅动一次,五天以后就不用再搅拌,让它们持续腌制二十天,里面的青辣椒就能腌好。

3)简单的腌辣椒的方法

1、选无虫伤,无腐粒的青辣椒洗净,凉干表水后放入缸中。

2、缸中一层辣椒一层盐,最后用重物压紧辣椒(100kg鲜辣椒加盐16kg),腌制三天。

3、将盐卤水沥出,煮沸后晾凉。

4、将盐卤水连同辣椒装入坛内封闭,放阴凉处约5-10天即可食用。

5、将腌好的青辣椒洗净漓干切成约一公分的段再晾一下水分。

6、将姜洗净切细丝(少量的就可以取其味)和切好的青椒放入瓦盆或玻璃器皿(有盖) ,将菜油烧至刚冒烟离火,稍凉一下呛入青椒加酱油和少许盐(因为酱油现在都不够咸)充分拌匀。

7、酱油要没过青椒,呛的熟油要覆盖在盆的表面一层(起到密封的作用)加盖后放入冰箱约两三天就可以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