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颜色:和田玉有白色、青绿色、黑色、黄色等不同色泽,以白色和青色为基调,色调比较均匀,白色特别是羊脂白玉为和田玉所特有。而高档的俄料由于白度要比绝大多数的高档和田白玉高,好的俄料特白,但不是和田料那种糯白、和微微泛青的白色,其白度无含蓄柔和之美,实物上手-稍稍透光“毛毡状”的结构明显(肉眼可看);而青海玉料虽容易上色,但不好打磨,容易出橘皮,容易黯淡。
2、和田玉质地致密细腻,滋润柔和,具油脂光泽,给人以柔中见刚之感,白玉尤为明显。其它玉石也有质地细腻的,但是滋润和油脂光泽都不及和田玉。特别是俄料越玩越透,从浑白变干透,而放在白布上特白,拿在手上却显干透。青海料的特点一是“干”,无油润度,但要当心有的商人把青海料沁入油中,时间一久丑态毕露;二是“透”,大多呈透明状。相比之下,和田玉要更加温润、晶莹,呈油脂或蜡状光泽且滋润感较强,且越把玩越油,总体呈微透明或半透明状,手感较沉光滑。
3、皮色:和田玉籽料的皮色薄且无石皮,其籽料经玉龙河水的反复、持续的冲击,环境不同造成分离度的不同,疏松的被淘汰,剩下的总是坚实的,俄料因为没有和田玉的生成环境条件,因此石皮保留着原结合状态不变,但俄料的色艳丽(更像沁色),且石皮厚,因此在分辨带皮籽料时要特别注意。
1、和田玉比翡翠易碎。
2、和田玉和翡翠的价值都比较高,但它们的硬度却是不同的,一般来说比较而言的话,和田玉会比翡翠更易碎一些,主要是由于和田玉属于软玉的一种,硬度比翡翠低,而翡翠是硬玉的一种,硬度高。
3、和田玉和翡翠的质感温润细腻,颜色均匀透亮,但它们的产地却是截然不同,和田玉主要产自我国的新疆地区,而翡翠的主产地是缅甸地区。由于翡翠在我国的历史已经十分之久了,难免有人会误以为翡翠的产地是我国。
4、和田玉和翡翠都属于玉石中的极品,但它们的透明度也是不同的,由于绝大多数的和田玉都属于半透明,能够透光但透过其看不见其它东西,翡翠的透明度比较多样,有不透明的,也有半透明的,还有透明的。
1、质地对比 青海玉:透,且颜色偏灰暗,打磨出来后的视觉感受是水气大,而不是油性强。和田玉:致密细腻,滋润柔和,具油脂光泽,给人以柔中见刚之感,白玉尤为明显。
2、颜色对比 青海料:大部分青海料是呈现灰白色,给人一种不明快的感觉。和田玉:和田白玉中会泛青,白度很好的和田玉会白中泛黄,不过这种很淡的黄色调与俄料的酱色有些区别,和田玉的有点像肥羊的脂肪中透出黄色调。
3、光泽对比 青海料:外观上给人一种“贼光”,也就是光泽略带瓷性。和田玉:油脂光泽明显,让人看着很柔和,很舒服。
4、油份和手感对比 青海料:油份比较差,显得比较干、嫩,凝脂感不强,用手盘的话,显得很涩,很难盘活。和田玉:油脂光泽很强,用手盘的话,很容易出油,盘久了感觉玉的表面变得很润,很油。
5、棉絮对比 青海料:棉点是孤立存在的,而且颗粒比较大。和田玉:比较细小的,局部较均匀密集的分布。
1、佩戴和田玉忌带带摘摘,有的人买了一个心仪的和田玉配饰后满心欢喜,并且爱不释手,左看右看,放在“宝盒”里用布包起来,舍不得佩戴,或者只有在正式场合才拿出来戴一下,然后回到家里又摘下来收到“宝盒”里。其实这样对玉来说既有好处也有坏处,一来玉石不经常佩戴不容易滋养上浆,二来玉石摘摘带带容易摔碎。
2、另外在盘玩和田玉时还要注意,保持手部的清洁,否则手上的污染物会随着盘玩而沾染上玉石表面,更甚者会通过毛孔进入玉石内部,所以盘玩前清洁是非常有必要。
3、运动时不要佩戴和田玉,因为碰撞、撞击和摩擦都会损坏。进行游泳或其它水上运动,更应小心,水中的氨和其他化学物质及污染物对和田玉有很强的溶蚀作用,应避免和田玉触及自然水。当然这个影响比较小。另外,假如时间充足的话,不妨经常用软布擦试和田玉,这样可使您的和田玉保持长久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