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黄历生活 >养生 >怎么养生调理五脏六腑
怎么养生调理五脏六腑
更新时间:2025-08-25 01:05:18

一)怎么养生调理五脏六腑

1、养心,养心本质上也就是养神,是整个养生的灵魂。因为心主神明,所以,平时任何时候都尽量保持心平气和,不过喜也不过忧。起居上要重视午休,因心经所对应的时辰是午时,即中午的11点到下午1点之间,这是阴阳相交合的时候。晚上临睡前可以按摩手掌心的劳宫穴、脚掌心的涌泉穴,促进心肾相交而改善睡眠。饮食方面可以用西洋参泡水喝,桂圆、莲子、百合、黑木耳等都益心气、养心阴。

2、注意调肝,主要从情志、睡眠、饮食、劳作四个方面入手。情志调肝的第一要务就是保持情绪稳定,比如欣赏字画、养花种草、四处旅游等一些好的生活习惯可以陶冶情操,帮助人稳定情绪。睡眠调肝的要点是定时休息,保证睡眠的量和质,因为中医说人卧则血归于肝,高质量的睡眠就是在养肝。饮食养肝的总原则是清淡,少吃或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以防损伤肝气。劳作养肝的原则是适度,不疲劳工作,防过劳损肝。

3、重视养肺,肺主气司呼吸,通过口鼻和外界联通,很容易遭受外邪的侵犯。晨起常做深呼吸,把呼吸频率放慢,使一呼一吸尽量达到6秒钟,就是一种很好的养肺方法。再比如,练习闭气法也有助于增强肺功能,练的时候先闭气,闭住以后停止,坚持闭气到不能忍受的时候,再呼出来,如此反复18次。平时还可以多吃养肺的食物,如玉米、黄瓜、西红柿、梨及豆制品等。

4、注重养肾,肾是先天之本,经常按摩脐下丹田穴、关元穴,并同时按摩命门穴、腰阳穴,有助于养肾。核桃、枸杞、黑豆、芝麻等食物也能养肾。每天早上起来都叩齿吞津,平时排小便时尽量前脚趾用力着地并咬住牙齿,长期坚持,都是养肾的方法。

5、注重健脾,脾胃被中医称为后天之本,是气血生化之源,源头健康了,气血才旺盛,气血旺盛了身体才健康。健脾和养胃分不开,饮食宜每次吃七八分饱,还可以做一些运动和按摩,比如每天起床和睡前都各做摩腹功(仰卧在床,以脐为中心,顺、逆时针方向各按摩36下,再用手拍打和按摩脐上膻中穴、脐下丹田穴各100下)。平时还可以吃利脾胃、助消化的食物,如山楂、山药等。夏秋之际还应常吃香菜、海带、冬瓜等养脾开胃的食物。

二)五脏六腑指的是什么

1、五脏六腑是人体内脏器官的统称,也比喻事物的内部情况。五脏包括心、肝、脾、肺、肾;六腑包括胃、小肠、大肠、胆、膀胱、三焦。

2、心脏。心脏在第2肋至第8肋之间,呈前后略扁的锥形,左起左腋中线,右至右锁骨中线。心脏是循环系统的动力器官,通过心脏的收缩、舒张,推动全身的血液循环来带动周身的新陈代谢。

3、肝。肝是人体最大的实质器官,呈楔形,左右径为25cm,前后径约15cm,大部分在右上腹,小部分超越正中线达左上腹,上界在右锁骨中线平第5肋上缘,下界齐右肋缘。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是体内物质代谢和解毒的重要器官,并能分泌胆汁。

4、脾。成人正常的脾脏约掌心在,外形似蚕豆,们位于左季肋深处,被第9、10、11肋所遮盖,脾脏周围的腹膜被皱壁与附近脏器相连形成各条韧带,对脾脏起支持和固定作用。脾脏是人体最大的淋巴器官,有造血、滤血、免疫的功能。

5、肺。肺脏位于胸腔内,纵隔的两侧,分为左肺和右肺。左肺因心脏扁左,较右肺窄而长;右肺因膈下有肝,较左肺宽而短。

6、肾。肾位于脊柱两旁,腹腔的后上方。左肾端约平第11胸椎下缘,下端平第2腰椎下缘。右肾因上方有肝脏,位置较左肾低半个椎体。

7、胃。胃约3/4位于左季肋区,1/4位于腹上区。其贲门在第11胸椎的左侧,幽门约在第1腰椎的右侧。胃前壁的右侧被肝左叶遮盖;左侧被膈和左肋弓所掩盖;只有中间三角形区域直接与腹前壁相贴。

8、小肠。小肠为消化管中最长的一段,全长约为5-7m,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最重要部位。小肠由上至下可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3部分。

9、大肠。大肠的长度约1.5m。根据大肠的位置和特点,可分为盲肠、阑尾、结肠和直肠。

10、胆囊。胆囊位于肝下面,胆囊的功能是储存和浓缩胆汁。

11、膀胱。成人膀胱位于小骨盆腔的前部。空虚时,膀胱尖一般不超过耻骨联合上缘;充盈时,膀胱尖可高出耻骨联合上缘。

12、三焦。三焦是指上焦、中焦、下焦,是将六腑以上5腑分为三个等分。可以理解为胆为上焦、胃和小肠为中焦、大肠和膀胱为下焦。

三)五脏六腑是什么

1、五脏六腑,是人体各内脏的总称。心、肝、脾、肺、肾,叫五脏;小肠、胆、胃、大肠、膀胱、三焦,叫六腑。

2、形体 (筋、脉、肉、皮、骨)、官 窍 (目、舌、口、鼻、耳、前阴、后阴)

3、人体以五脏为中 心,配合六腑、形体、官窍,通过经络系统的联络作用,构成了心、 肝、脾、肺、肾五个生理系统。

四)五脏六腑与阴阳五行的关系

1、五脏的生理活动特点,如肝喜条达,有疏泄的功能,有“木”生发的特性,故以肝属“木”;心阳有温煦的作用,有“火”阳热的特性,故以心属“火”;脾为生化之源,有“土”生化万物的特性,故以脾属“土”;肺气主肃降,有“金”清肃、收敛的特性,故以肺属“金”;肾有主水、藏精的功能,有“水”润下的特性,故以肾属“水”。

2、人体脏腑组织之间生理功能的内在联系。如肾(水)之精以养肝,肝(木)藏血以济心,心(火)之热以温脾,脾(土)化生水谷精微以充肺,肺(金)清肃下行以助肾水。这就是五脏相互资生的关系。肺(金)气清肃下降,可以抑制肝阳的上亢;肝(木)的条达,可以疏泄脾土的壅郁;脾(土)的运化,可以制止肾水的泛滥;肾(水)的滋润,可以防止心火的亢烈;心(火)的阳热,可以制约肺金清肃的太过,这就是五脏相互制约的关系。

3、人体与外界环境四时五气以及饮食五味等的关系。总之,五行学说应用于生理,就在于说明人体脏腑组织之间,以及人体与外在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的统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