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益母草为唇形科草本植物益母草的全草,夏秋间花期采收,晒干切断用。其性味辛、苦、微寒,入肝、心、膀胱经,具有活血化瘀、利尿的功效。临床常用于血滞经闭、痛经、产后血瘀、腹痛以及跌仆损伤、血瘀作痛等症,可以与当归、赤芍、木香等药物配伍使用,以增强疗效。
2、对于血瘀导致的崩漏和产后恶露不尽,常与当归、川芎、蒲黄等配伍使用,共奏袪瘀止血之效。益母草现在还用于肾炎水肿、小便不利,可与车前草、黄芩等配伍使用。益母草在还可用于高血压病。
1、活血调经:活血作用是益母草的一个突出作用,而女性出现月经不调在中医当中属于血瘀症状,因而用益母草可以起到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从而有助于缓解月经不调等方面的疾病症状。
2、兴奋子宫:药理研究显示,益母草对于子宫具有兴奋作用,可以促使子宫收缩,因而是女性坐月子期间吃益母有助于产后恢复。
3、利尿作用:除了活血作用之外,益母草还具有利尿的作用,研究显示,其可以帮助改善肾血流量,从而帮助增加尿素氮的排出,起到利尿的作用。
4、养颜作用:益母草的养颜作用得益于其活血的功效,此外,益母草中的硒和锰等微量元素也具有一定的美容养颜作用。
1、益母草的功效:
益母草,又名坤草、益母花等,性微寒,味苦辛。功效具有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利尿消肿,清热解毒;临床主治月经不调、痛经、闭经、胎漏难产、胞衣不下、产后血晕、瘀血腹痛、跌打损伤、肾病水肿、小便不利、尿血、痈肿疮疡。《本草汇言》谓之“行血而不伤新血,养血而不滞淤血”,是妇科常用中药材。它是历代中医用来治疗妇科疾病、益身养颜的良药,全株富含硒、锰等微量元素,具有抗氧化、防衰老、抗疲劳的功效。将干益母草煅制成灰,其色白而细腻,能够吸附表皮毒素及各种刺激性物质,故能够治疗粉刺,且有美白养颜的作用。
2、食用方法:
(1)除“痘”膏。
具体制法:用益母草500克,切成细段,晒干后,烧成灰。再用醋调成丸子,火烧呈通体红,如此反复7次,再研细过筛,用蜂蜜调匀,存放于瓷器中。
如何服用:每天饭后服一粒。此方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治疗雀斑、黑斑、黄褐斑等。
(2)治粉刺粥。
具体制法:先将益母草50克、苏木、桃仁各9克切碎,加水适量,煎30分钟,去渣取汁,再将药汁与100克黑豆加水适量煮熟后,再放入粳米和水煮粥,粥烂时,加入红糖少许调服。
如何服用:早、中、晚各服1小碗,隔日服1剂。
(3)活血养颜汤。
具体制法:鸡蛋4只煮熟去壳,将益母草30克,桑寄生30克洗净,然后把熟鸡蛋、益母草和桑寄生放进锅内,用文火煮沸,半小时后,放入冰糖,煲至冰糖溶化。
如何服用:除去汤中的益母草和桑寄生,吃蛋饮汤。此方补肝养血,妇女宜于在经前、经后饮用,效果更佳,也可用鹌鹑蛋代替鸡蛋,效果相同。
1、艾叶和益母草的区别还是比较大的,艾叶属于温性的药材,而益母草属于凉性的药材,药材的属性导致二者在功能方面也有所不同。艾叶具有止血的功效,益母草有活血的功效,因此艾叶和益母草在功效方面差别也比较大,不能混淆使用。
2、在日常可以用艾叶进行泡澡,对于很多疾病都能够有所改善,可以安胎暖子宫、排湿气、去寒气,对于通经活络、消肿散结等都十分有效,在日常还可以用艾叶加工之后进行艾灸。
3、益母草在日常可用来调节经血,改善血瘀腹痛、月经不调、胞衣不下等情况。因此在日常具体事应该使用艾叶还是益母草,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而定,还应该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使用比较好,自己在日常不要随便乱用艾叶和益母草等中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