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黄历生活 >学习 >布达拉宫的传说
布达拉宫的传说
更新时间:2025-08-19 12:14:51

1)布达拉宫的传说

1、公元七世纪,西藏当时正处于吐蕃王朝时期,藏王松赞干布勤政爱民,吐蕃日益强大。为了与中原的唐朝建立友好关系,引进中原先进技术和文化,松赞干布决定向唐朝文成公主求婚。求婚使臣禄东赞带着礼物到了唐朝国都长安(今西安),才知道唐朝周边几个国家也派出使臣,向才貌双全的文成公主求婚。唐朝太宗皇帝决定让各国使臣比试智慧,他出了三道题,全部答对的才能被许婚。

2、第一道题是,花园里有十棵木头,两头一样粗细,使臣要区分哪头是根部,哪头是尾部。聪明的禄东赞将木头放入水中,因为树木根部密度大,所以向水里倾斜,于是他就分出了木头的头和尾。

3、唐太宗又出了第二道题,他拿出一块玉,玉中间有一个转了九道弯贯穿整块玉的细孔。唐太宗让使臣们将细线从孔的这头穿到那头。使臣们都眯着眼捏着线往孔里插线,只有禄东赞很特别,他在孔的一头涂上蜂蜜,又将细线拴到蚂蚁的腰上,然后把蚂蚁放在孔的另一头,蚂蚁闻到蜂蜜的气味开始向孔里爬,禄东赞

4、又对着孔不停地吹着蚂蚁往前爬,于是蚂蚁把细线带到了孔的那一头,禄东赞又赢了。

5、唐太宗又出了第三道题,一百匹母马和一百匹马驹混在一起,区分哪匹马驹是哪匹母马生的。使臣们想了很多办法,有的按颜色分,有的按长相分,都不对。禄东赞将母马和马驹分开关起来,隔了一夜,才把母马一匹一匹放出来,马驹一看自己的妈妈出来了,忙跑上去吃奶,不一会儿,全分出来了。

6、唐太宗一看禄东赞都答对了,又加出一道题,就是使臣必须在五百名用面纱蒙头的宫女中挑出文成公主。使臣们谁都没见过文成公主,这题太难了。但是禄东赞已经了解到文成公主喜欢用一种独特的香,蜜蜂很喜欢这种香味。辩认公主那天,禄东赞偷偷地带了一些蜜蜂在身边,他将蜜蜂一放,蜜蜂便飞向有独特香味的文成公主。禄东赞又一次赢了。唐太宗心想,吐蕃大臣都如此聪明,能用这样大臣的国王肯定也很英明,于是将文成公主许配给松赞干布。

7、松赞干布喜出望外,下令修建有999间殿堂的宫殿迎娶文成公主,于是在拉萨建成了布达拉宫。而松赞干布派使臣禄东赞向文成公主求婚的故事,也被生动地描绘在了布达拉宫的壁画上。

2)关于布达拉宫的资料

1、布达拉宫,坐落于中国西藏自治区的首府拉萨市区西北玛布日山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集宫殿、城堡和寺院于一体的宏伟建筑,也是西藏最庞大、最完整的古代宫堡建筑群。

2、布达拉宫依山垒砌,群楼重叠,是藏式古建筑的杰出代表(据说源于桑珠孜宗堡),中华民族古建筑的精华之作,是第五套人民币50元纸币背面的风景图案。主体建筑分为白宫和红宫两部分。主楼高117米,外观13层,内为9层。布达拉宫前辟有布达拉宫广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城市广场。

3、布达拉宫最初为吐蕃王朝赞普松赞干布为迎娶尺尊公主和文成公主而兴建。1645年(清顺治二年)清朝属国和硕特汗国时期护法王固始汗和格鲁派摄政者索南群培重建布达拉宫之后,成为历代达赖喇嘛冬宫居所,以及重大宗教和政治仪式举办地,也是供奉历世达赖喇嘛灵塔之地,旧时与驻藏大臣衙门共为统治中心。1988—1994年再次大规模修缮。

4、布达拉宫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圣地,每年至此的朝圣者及旅游观光客不计其数。1961年3月,国务院列其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其为世界文化遗产;2013年1月,国家旅游局又列其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2018年11月1日起至2019年3月15日,布达拉宫实行免费参观。

3)菠萝蜜的种子芽朝上还是朝下

1、菠萝蜜的种子芽是朝下的。波罗蜜垂直分布一般在海拔300米以下。需要高温、潮湿,无霜的气候,气温在22-24℃以上,最冷月平均气温不低于12℃,绝对低温不低于0℃,积温在7500℃以上,年降雨量1200-1800毫米的地区。

2、波罗蜜(学名:Artocarpus heterophyllus Lam.)是桑科波罗蜜属植物,常绿乔木,树高10-20米,胸径达30-50厘米;托叶抱茎环状,遗痕明显。叶革质,螺旋状排列,椭圆形或倒卵形,长7-15厘米或更长,宽3-7厘米,先端钝或渐尖,基部楔形,成熟之叶全缘。花雌雄同株,花序生老茎或短枝上,雄花序有时着生于枝端叶腋或短枝叶腋。聚花果椭圆形至球形,或不规则形状,幼时浅黄色,成熟时黄褐色,表面有坚硬六角形瘤状凸体和粗毛;核果长椭圆形。花期2-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