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黄鱼。
体近长方形而侧扁,背缘及腹缘的前方隆凸而后方为低。体长约30余厘米。头大而侧扁,吻圆钝。眼中等大,侧上位;眼间隔宽而稍隆凸。鼻孔每侧2个,前鼻孔圆而小,后鼻孔长形,较大,接近于眼。口前位,宽阔而斜。上、下颌相等,唇薄;上颌骨能伸缩。前鳃盖骨边缘有细锯齿,鳃盖骨后端有一扁棘。鳃孔大,鳃盖膜不与峡部相连。鳃耙较长。鳞片栉状,侧浅鳞57;侧线下鳞较侧线上鳞为大。背鳍及臀鳍的鳍条部2/3以上均蒙小圆鳞。侧线前部较弯曲,后部较直。背鳍Ⅷ~Ⅹ31,起点在胸鳍起点的上方。臀鳍Ⅱ9,起点约与背鳍鳍条的中部相对,胸鳍15,起点在鳃盖后。腹鳍小于胸鳍。尾鳍楔形。体背侧灰黄色,下侧金黄色;背鳍及尾鳍灰黄色,胸鳍、腹鳍及臀鳍为黄色。多活动于海水中下层,有洄游习性。
2、小黄鱼。
形状和大黄鱼相近而小。体长约20厘米。侧线鳞60~63。背鳍Ⅸ34~36,起点与胸鳍的起点相对。臀鳍Ⅱ9,起点稍后于背鳍鳍条的中部。胸鳍19,长而尖,末端超过腹鳍的末端。腹鳍稍短于胸鳍。尾鳍楔形。体背侧灰褐色,两侧及腹侧为黄色,背鳍边缘灰褐色。有洄游习性。
看身材养殖大黄鱼因为有充足的饲料投放,相对身材较宽。而深海大黄鱼明显身材修长。
看鳞片深海大黄鱼比养殖大黄鱼鳞片细
看嘴巴深海大黄鱼上岸后大部分是张嘴的,而且口齿锋利。有手指轻轻倒摸能明显感觉到刮手。养殖大黄鱼因长期吃加工过的精细饲料,几乎感觉不到有牙齿的存在。
优质黄花鱼:
1、背鳍和臀鳍的鳍条基部2/3以上披有小圆鳞。鱼鳞颜色均匀,黄色自然。2、眼睛是黑而光亮的。3、身体没有伤痕,鱼体呈长椭圆形,头比较大,尾柄较细长,上身为黄褐色,腹部为金黄色,鱼鳍为黄色或灰黄色,嘴唇为橘红色。
1、将黄花鱼打鳞、去鳃及内脏,洗净晾干水,鱼身两剞上花刀,配料均切成片待用。
2、把锅里的少许油烧热,放鱼两边煎至金黄色去鱼腥味 。
3、然后加入配料及调料,加水接近漫过鱼。
4、开锅后将火调小,慢慢将汤靠浓,鱼熟放点香菜沫提味,出锅。